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華新聞網首頁 > 中華電視
 
0
2012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

笔墨纸砚,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它们以静谧姿态,记录着中国人的朝代更迭与人性经纬。作为“笔中之冠”,湖笔早在秦朝之前便已起源,伴随着中国人淌过了两千余载的历史长河。在岁月中,湖笔的制笔工艺也经过了历代工匠大师们的不断打磨与升级,如今的湖笔,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

1.jpeg

今天故事里的这位工匠大师,是中国湖笔界的集大成者。尚在舞勺之年,他便已拜师沈金荣、庄渭阳、沈锦华等湖笔制作大家,开始学习湖笔制作技艺。数十年如一日,他潜心研究湖笔制造工艺,在技艺传承中完成创新,留下了数万字的研究笔记,创新了百余种湖笔新品种。


他便是杨松源。怀揣着对湖笔的情怀、怀揣着对传统工艺的热爱,杨松源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湖笔制造与技艺创新的事业当中,获誉无数,成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命名的首届六位“全国制笔大师”之一。同时,作为湖州千金湖笔厂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在数十年的研究中明白了如何将“文化”与“市场”进行有机结合。凭借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市场思维,他将湖笔的工艺技术、品牌优势推广到了市场的每个角落,更将中国的文化符号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2.jpeg

思索着民族符号的“世界化”,中华时报社社长曾晓辉先生,与杨松源大师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从湖笔历史到技艺传承,从文化内核到走向世界,杨松源大师传授着自己多年来的制笔经验,透露着对湖笔、对传统工艺的满腔情怀。

3.jpeg

中华时报社社长曾晓辉与湖笔大师杨松源合影


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湖笔的技艺离不开代代笔工在研究中不断的总结与沉淀。作为传承者之一,杨松源的笑容诠释着他对事业的自豪。到了今天,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杨松源则深感任重而道远。不断保持、传承技艺、不能失传、不断改进创新,这是杨松源为自己、为所有传统技艺传承者提出的期待。

中国的工艺讲求“传承”,作为湖笔大师,杨松源也自有门下学徒,沿袭技艺,发扬光大。但无奈的现状也令得杨松源有些许感慨——乐于钻研工艺的年轻人数量尚少,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倡导也显得力度孱弱,大环境如此,年轻人无法在工艺的传承中感受到荣誉感与成就感。为此,杨松源认为,“静心”与“虔诚”是手工艺从业者最重要的两个心态。作为湖笔大师,杨松源将多年的研究经验与心得进行了逐步整理与产品存档——“我就想着把这些东西做成档案,最终的目的就是把它传承下来”。


在探讨湖笔的文化内涵中,杨松源从制笔的每一道关键步骤说起,娓娓道来、循序渐进,从笔头到配料,从木艺到固定,让人为这份纯粹的工匠精神而动容。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湖笔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与符号,它将中国文化中的精修与涵养、内敛与从容,浓缩在一笔一划中,将实用性与艺术性浑然天成地结合一体,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走向世界,实现着大家的“中国梦”与“世界梦”。

7.jpeg

                        作品名:巧夺天工

8.jpeg

作品名:金盖出云(三支系列)

9.jpeg

作品名:湖州乐(诗)(六支系列)

10.jpeg

作品名:惊鸿游龙

12.jpeg

作品名:虎跃龙腾

where videoid =1480
 新聞排行榜
1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10月
2 第二届黄河流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
3 我从秋天走过
4 从三个维度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
5 舞刀论剑 返璞归针——第八届西湖
6 湖南慈利县景龙桥中学:弘扬爱国主
7 防范于未“燃”||  凯冀物管开
8 海南省民委委属事业单位老干部党支
9 华夏梦回:枣阳汉城的邂逅
10 告别了,这次襄阳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记者查询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cnew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