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龙川县宦境村大塘面的小山村,童年时光在这里度过,承载了无数美好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推移,我先后在合肥和南京上了大学,之后辗转至南京、广州、香港、台湾乃至伦敦工作。尽管身在异乡,故乡的牵挂始终萦绕心头。
最近,我欣闻家族祖先文惠公墓重修的盛典,心中感慨万千。可惜因在香港中文大学处理校务,正值新旧校长交接之际,而我任院长的香港美术学院也有许多工作需要汇报,未能回乡亲临盛典,与亲属共祭祖先。尽管如此,亲属庆刚发来的微信和照片让我感受到,作为文惠公的后代,我们共同守护着“明德惟馨,经天纬地”的精神。
在这次盛典中,驾车从五华县而来的族人描述道:“甲辰年腊月初八上午,天高云淡,冬日的暖阳普照大地。文惠公的裔孙们身着红底黄字、带曾氏图标的马夹上衣,显得特别醒目,驾驶着前后编号的几十部汽车,整齐有序地从五华县斗米岭村出发,前往文惠公卜基墓地所在的龙川县宦境村。”
据文章所述,当他们抵达宦境村曾氏文化活动中心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令人振奋,宗亲们高涨的热情让我倍感荣幸。先祖曾文惠老大人的大恩大德在这一刻被深刻铭记。
“古往今来,德行高远者如群星璀璨,照耀人间的每个角落。”文惠公不仅以智慧和才华赢得了敬仰,更以其崇高的品德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正如古人所言:“明德惟馨”,这四个字凝聚了几千年的道德追求。
六百年前,文惠老大人为孝敬父母返回故乡,筑起围龙屋,并命名为《明经》,成为“省身念祖”理念的开拓者。他用行动诠释了“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深刻含义。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应铭记“明德惟馨”的重要性,坚守信念与品德。
我的族人也写下一首诗,以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与感怀:
### 赞颂我祖文惠公
------文惠公墓重修竣工庆典暨祭祖有感而作
文惠公德深厚广,
世代赞颂传远扬。
根脉相连吾不忘,
溯源知本运更强。
立志承前并启后,
文明再造振伦常。
孝悌忠信知廉耻,
断恶行善人生祥。
圣贤文化传万世,
继承儒学吾辈当。
今日诚意来祭祀,
感念祖德恩泽长。
惟愿先祖永荫护,
裔孙万代皆辉煌!
五华斗米岭文惠公裔孙曾天文
2025年1月7日
尽管我未能亲临庆典,但这份对故乡和祖先的思念使我更加坚定。愿我们都能以先祖为榜样,铭记教诲,努力追求明德惟馨的理想,传承这一份光辉的文化。
赋诗一首:
#追忆故乡文惠公
龙川大塘面,
童颜绕心间。
求学远行路,
思乡梦已悬。
文惠公墓前,
典藏传世篇。
德行流千古,
明德润心田。
根脉相连处,
孝悌映天边。
愿承先祖志,
奋发铸辉煌。
写于2025.1.9
作者:曾晓辉,曾子第七十三代孙,天体物理学博士、雕塑家,中华时报传媒集团的创办人。他曾创办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以及香港的《中华时报》和《中华新闻通讯社》。现任香港美术学院及香港艺术研究院的教授与院长,同时担任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联合会的主席和世界监督学会的会长。彼曾在中国内地相关机构任高级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