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西城区的南菜园西街,有一座根据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述而建造的仿古园林:大观园。这里既是喜爱有关名著《红楼梦》这一作品的普通读者或观众徜徉观光的地方,也是从事“红楼梦学术文化”的专家学者在此感受最好的去处。 大观园牌坊(摄影:冯赣勇) 我虽然曾多次到此一游,但是每次来却都有不同的感受。特别是无论春夏秋冬,这里的景色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其美景如画的景致与独到的“红楼梦”文化交相辉映的景象,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大观园西门匾额(摄影:冯赣勇) 在一个秋风高气爽的日子里,我走进了这座充满古典韵味的北京大观园,刚到西大门前,抬头仰望,只见门楣上黑底金字匾额上的“大观园”三个大字便映入眼帘。走进园中漫步不远向前眺望,一片开阔的水域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大观园荷花池留影(摄影:路人) 这里被称为荷花池,是大观园内的一个人工湖泊,四周环绕着精美的园林景观。夏季时,荷花盛开,湖面上漂浮着一片片粉色和白色的花瓣,景色十分美丽。 湖畔景色(摄影:冯赣勇) 顺着湖畔向左漫游一段路,就会来到大观园中的主要景点:顾恩思义殿-省亲别墅:这里是元妃省亲活动的主要场所。 近观玉石牌坊(摄影:冯赣勇) 只见省亲玉别墅的石牌坊高 8 米、宽 11 米,宏伟瑰丽。牌坊对面就是正殿大院。里面是大观楼及东西配楼,整个院落充满了皇家邸宅豪威、华贵的气派。 大观楼(摄影:王珏) 走进这座如今挂有蓝匾金字的“红楼艺术博物馆”院内,登上大观楼,只见其雕梁画栋,楼上悬挂的“大观园”三字匾额,字迹飘逸。 俯瞰园中的大戏台(摄影:王珏) 登楼远眺,整个大观园林的布局尽收眼底,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大观楼下是广阔的湖面,一座精致的石桥横跨其上,连接着对岸的假山。假山上奇花异草点缀,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显宁静。 亭台楼阁景观(摄影:冯赣勇) 追溯历史,这里的原址为明清时期皇家菜园,明代曾在此设“嘉疏署”。1984 年,北京大观园因电视剧《红楼梦》选址拍摄而兴建,以《红楼梦》原著为建筑蓝本,结合多位红学家的研究,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技法和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建造。 园中秋色(摄影:王珏) 如今,全园面积 12.5 公顷,建筑面积 8000 多平方米,新拓水系 2.4 万平方米,草坪 500 平方米,种植各种树木 3 万余株,堆山叠石 6 万立方米。园内的建筑、山形水系、植物造景、室内陈设、小品点缀等都尽力忠实于原著的时代风情和具体描绘,再现了文学大师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的官府园林风采。 怡红院(摄影:冯赣勇) 沿着曲折小径前行,来到了著名的怡红院。这里是模拟贾宝玉居住的院落,院内布置精美,窗格上雕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房内陈设典雅。站在院中,仿佛能看到当年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此倾诉衷肠的情景。 前往曲径通幽处(摄影:王珏) 曲径通幽:为贾宝玉根据唐代诗人常建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而题,是迎南大门的一座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假山,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开门见山”特色。 蜿蜒曲折的廊桥(摄影:冯赣勇) 寓意是只有沿妙道曲径蜿蜒穿洞而过、方能领悟园中幽雅的景致,又艺术地运用了“藏景”的手法。 蘅芜苑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不远处的蘅芜苑,花团锦簇,花香扑鼻。可以想象贾母和王夫人在这里游玩时的欢声笑语。 稻香村(摄影:冯赣勇) 继续漫游前行,还能看到稻香村、梨香院等景点,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背后的故事。游走其间,不仅欣赏到了园林的美丽,也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园中假山一角(摄影:冯赣勇) 路过一片树林,芭蕉、假山、太湖石等景观错落有致。穿梭在小石洞之间,感受着漏景带来的惊喜,儿时捉迷藏的快乐场景仿佛浮现在眼前。 凹晶溪馆周边景色(摄影:冯赣勇) 接着来到了凹晶溪馆,这里隐藏在凸碧山庄下的近水低洼处,与凸碧山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相得益彰。想象着中秋之夜,黛玉和史湘云这对知己在此处飙诗的画面,不禁让人陶醉其中。 前往沁芳桥(摄影:冯赣勇) 沁芳桥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点,它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建桃花诗社、与贾宝玉约会的地方。白石为栏,石桥三拱,“沁芳”匾额悬挂于亭顶中间,两侧亭柱上的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更是增添了几分诗意。 潇湘馆(摄影:冯赣勇) 来到园中的潇湘馆,这里门口的竹子挺拔翠绿,正体现了黛玉如竹子般的性格,有傲骨、刚毅且果断。进入院内,四周种满了竹子,就连建筑装饰也都采用了竹子的元素,后院还有一小片荷塘,也许就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所在吧。 园中景色(摄影:冯赣勇) 整座大观园犹如一座文化宝库,每一处景致都似乎在诉说着《红楼梦》中的故事。在这里,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魅力,更能深入感受到《红楼梦》的文化底蕴。 回廊景观(摄影:冯赣勇) 无论是对《红楼梦》的喜爱者,还是对中国古典园林感兴趣的游客,北京大观园都是值得花时间好好细细品味的一处魅力所在。(图文:冯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