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政治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今天周三在伊朗德黑兰的住所遭袭身亡,中国对此表示强烈谴责。俄罗斯,土耳其,卡塔尔,真主党,胡塞武装,叙利亚也谴责了对哈马斯领导人的谋杀。 西岸被以色列占领的地区的巴勒斯坦人举着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Ismail Haniyeh) 的画像抗议他在伊朗被刺杀。 (2024年7月31日)
(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8月1日讯)哈马斯政治领袖伊斯梅尔·哈尼亚(Ismail Haniyeh)访问伊朗期间在一次空袭中丧生,给中东地区正在进行的以哈战争投下一枚震撼弹,也让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对以哈战争可能进入一个更不可预测的危险阶段表达高度关切。 美国、中国、伊朗、约旦、卡达、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陆续对这起事件发表了评论。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国对这次攻击行动既不知情,也未参与。他同时呼吁继续推动加萨停火谈判。 一般认为,这次空袭是以色列方面进行的,但目前以色列方面并没有公开承认对这次空袭行动负责。 哈尼亚是在伊朗被暗杀的。在他的死讯传出前,另一个受到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最高军事指挥官也在以色列的攻击中丧生。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的报道,美国之音将相关各方的反应摘要如下: 哈马斯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空袭前往伊朗出席伊朗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哈尼亚在德黑兰下榻的一栋建筑物,造成哈尼亚丧生。哈马斯官员声称,哈尼亚不会“白白牺牲”,并将以色列的暗杀行动称为“严重升级”。 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发表声明,谴责针对哈尼亚的暗杀行动,强调此举是「懦夫行为和一项危险的发展」。 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Ali Khamenei)表示,由于哈尼亚是在伊朗领土上被暗杀的,因此伊朗有义务对此实施报复。 「你在我们家中杀死了我们尊贵的客人,从而为你遭受严厉报复铺平道路,」哈梅内伊说。 「为我们的尊贵客人讨血债是我们的职责。」 伊朗革命卫队公共关系部在一份声明中宣布:伊斯梅尔·哈尼亚的住所遭到袭击,哈马斯政治局负责人哈尼亚及其一名警卫在德黑兰住所遭到袭击丧生。事件的原因和规模正在调查中,结果将随后公布。 以色列军方表示不会对外国媒体的报道置评,但是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在社媒上公布了一张哈尼亚的照片,并且在其额头上贴上「被除掉」的标签。 而据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将哈尼亚被杀事件描述为「完全不可接受的政治谋杀」。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米哈伊尔·博格丹诺夫(Mikhail Bogdanov)表示,哈马斯领导人的死亡「将导致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正在新加坡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对暗杀行动不知情也未参与。他表示不愿臆测暗杀行动的影响,但强调继续推动加萨停火的重要性。 「什么也削弱不了达成停火的重要性,这符合人质的利益并有助于让他们返回家园,」BBC引述布林肯的话说。他强调,由于哈马斯发动的战争,巴勒斯坦人,包括妇女和儿童每天都在受苦受难。 正在菲律宾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表示,他不认为中东的战争不可避免,但是如果以色列遭遇攻击,美国将协助防卫以色列。 卡达首相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萨尼(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bin Jassim Al Thani)对哈尼亚被暗杀之后,以哈停火谈判前景黯淡表示担忧。 「当一方暗杀另一方的谈判代表时,斡旋怎么能成功?」CNN引述阿勒萨尼的话说。 「和平需要严肃的伙伴和全球对藐视生命的一致立场。」 哈尼亚一直介入以哈双方有关停火和释放人质的谈判,他的遇袭身亡被视为是停火谈判的一个重大挫折。 约旦发表声明,「以最严厉的态度」谴责以色列暗杀哈尼亚,强调此举将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和混乱升级」。 黎巴嫩也谴责以色列发动此次暗杀行动,声称此举是中东更大范围冲突的「一次严重升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周三透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谴责这两起袭击,称其预示着中东局势出现危险的升级,强调各方应该努力实现加沙停火和让所有以色列人质获释。 古特雷斯再次呼吁各方努力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并敦促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紧急防止任何可能将中东推向边缘和对平民造成毁灭性影响的行动。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对我们在任何方面的任何侵略行为”,以色列“将让其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但没有提及哈尼亚遇刺事件。 「未来的日子充满挑战。」他补充道。
中国强烈谴责对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的“谋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三在例行记者会上称,北京「高度关注相关事件,坚决反对并谴责暗杀行为,对这一事件可能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深感忧虑」。 「中方一贯主张透过谈判对话解决地区争端,加萨应尽快实现全面永久停火,避免冲突对抗进一步升级。」他说。他还指出,北京对这一事件可能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深感忧虑」。 中国与以色列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几十年来也一直支持巴勒斯坦的事业,承认巴勒斯坦国,并支持巴以两国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与中东的贸易和外交关系,而传统上,中东大部分地区一直受到美国的影响。 本月,中国在北京召集了相互对立的哈马斯与法塔赫等14个巴勒斯坦组织,试图为加沙战争后的共同治理找到妥协方案。
中国多家网站悼念哈尼亚 事件发生后不久,一些中国社群媒体的用户发现,在多个中国网站上,介绍哈尼亚的百科页面变成了灰色。这些网站包括百度、360搜寻、搜狗。 浏览显示,截至中国当地时间星期三晚间,百度和360上的哈尼亚的百科页面依然是灰色的。而搜狗的相关页面则是彩色的。 「不得不说,对于百度的做法,我颇受震撼。」微博部落客「还是韦恩」写道。 每当有重要政治领袖或公众人物过世,百度百科都会将其相关页面变灰,以表示悼念。 2022年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过世后,中国各大网站和应用程序都将自己的首页变灰。 不少社媒用户对以百度为首的中国网站纪念哈马斯领导人表达了愤怒。哈马斯去年10月对以色列的攻击造成了3名中国公民死亡。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个西方国家将哈马斯定义为恐怖组织。 「百度 这家公司一直在突破下限。」一位网友评论。 「丫可是去年十月七日杀害多名中国人的凶手啊。」另一位网友说。
社媒上对哈马斯的支持依然是主流 哈尼亚于2017年被任命为哈马斯最高领导人,2019年离开加萨走廊,流亡卡达。由于他不受对加萨地区的封锁限制,哈尼亚的行动较为自由,能在停火谈判中担任谈判代表,或与哈马斯的盟友伊朗进行谈判。星期三被杀前,他刚参加完伊朗新总统的就职典礼。 中国官媒对哈尼亚的遇刺身亡的消息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有些报导强调,除哈尼亚外,他的家庭共有7人在加萨北部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丧生。有些分析文章暗示,哈尼亚之死是以色列进行的「一次有组织的蓄意暗杀行动」。 在中国社群媒体上的相关新闻的评论区里,大量网友对哈尼亚的死表达了哀悼和对以色列的不满。 「天啦!好难受,」一位微博网友评论说。 「以色列告诉世人,任何想跟以色列谈判获取和平的人都是死路一条,以色列只配从这个世界上抹去。」 另一位网友写道。 去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发动攻击,引起以色列的军事反击后,中国的社群媒体上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哈马斯。北京没有在这场冲突中明确选边,并不断尝试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但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和外交官的发言被发现严重偏向哈马斯一方。 过去几年来,在中国的社群媒体上,反对美国的国家和势力都得到了大量网民的支持,例如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和反美的委内瑞拉领导人尼古拉斯·马杜罗(Nicolas Maduro)。 因此,对于中国网站和部落客们纪念哈尼亚,一位微博用户称这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这有啥,希特勒都快被部分网友给翻案了。」 该用户写道。
哈尼亚遇袭身亡使中东「更接近全面战争」 美国乔治城大学中东研究教授纳德·哈希米(Nader Hashemi)告诉BBC,哈马斯主要领导人哈尼亚被杀使该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全面战争。 「这是一个重大进展,」他说。 「我认为这也会影响黎巴嫩的事件,因为就在几个小时前,以色列试图暗杀贝鲁特南部的真主党高级领导人,而目前的假设是伊朗和真主党对升级事态不感兴趣。」 但他补充说,哈尼亚的遇刺颠覆了这些预测,「现在伊朗完全有动力尝试升级这场冲突」。 BBC驻中东记者乌戈·巴切加(Hugo Bachega)从贝鲁特报道说,哈尼亚在德黑兰出席伊朗新总统就职典礼时被杀,这是另一项重大且危险的事态发展,将再次引发人们对整个中东暴力升级的担忧。 就在哈尼亚遇袭身亡的一个小时前,以色列声称杀死了同样得到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组织真主党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以色列表示,它在一次空袭中杀死了福阿德·舒库尔(Fuad Shukur),以报复周末在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发生的火箭弹袭击。 真主党否认参与了那次袭击,该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儿童。真主党尚未证实舒库尔在贝鲁特的袭击中死亡。 以色列北部边境最近的紧张局势加剧了对该地区爆发新战争的担忧。
哈尼亚
哈马斯称哈尼亚正在德黑兰参加该国新总统的就职典礼。 现年62岁的哈尼亚被广泛认为是哈马斯的总领导人,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是该运动的重要成员。 他曾在2006年短暂担任巴勒斯坦总理,但于一年后被解职。 当时,哈马斯与巴勒斯坦另一个政治派别法塔赫爆发持续冲突,哈马斯最终将法塔赫赶出加沙地带。 他在2017年当选哈马斯政治局主席,他从加沙前往卡塔尔长居。 美国国务院于2018年将哈尼亚列为恐怖分子。 以色列曾表示,将把发动去年10月7日袭击事件的哈马斯领导人作为目标。 对哈尼亚的定点清除,标志着本轮加沙冲突开始以来哈马斯最高级别政治官员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