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嵊州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徐剑军) “一荤两素一米饭,最低优惠才2块钱,太划算了!现在一日三餐再也不用愁了!”“这里饭菜口味好,服务也到位,只要儿女们不回来,我就天天到这里来吃饭。”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九十村的用餐老人对爱心食堂赞不绝口。
2023年末,嵊州全市总人口70.37万人,其中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22.5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32.1%。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做饭难、吃饭愁”的现实“痛点”亟待破解。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嵊州政协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把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作为民生议事堂年度协商重点,围绕“打造‘爱心食堂’办好老年助餐”开展了多场次协商活动,政协委员、运营企业、爱心乡贤和村民代表等围坐一堂,共商破解之计、共谋推进之策。
“把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严格落实社(社)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不断优化老年助餐网点布局。”
“积极探索以单建、合营、委托等多种运营模式开设老年食堂,扶持发展一批优质社会餐饮企业,承接老年配送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品种适老、价格合理、就近便捷的高品质助餐服务。”
“加大运营扶持力度,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模式,让老年助餐持久地发展好、开展好。”
“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建立以“市主导、镇主推、村主抓、群众主力”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机制,确保将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
一个个金点子既冒着热气,又接着地气;既立足实际,更着眼长远。一年来,在各方的共同支持下,一项项建议被“红头文件”吸收采纳,一个个“金点子”变成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一次次督办反馈化作推进工作的动力…… 截至目前,浙江嵊州已建成“爱心食堂”56个,累计服务267.30万人次,覆盖233个村(社),高龄老人“做饭难”和“吃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越来越多老人在“一餐热乎饭”中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今年以来,嵊州政协以“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立20周年”为契机,持续聚焦民生实事项目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民生议事堂”等协商活动30多场次,参加委员500多余人次,有效助推解决电瓶车停放难充电难、部分城市道路拥堵、打通生命急救“最后一公里”等民生项目和问题200多个,真正做到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
浙江省嵊州市政协主席柴理明表示,将始终坚持协商为民、监督利民、议政惠民,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重要民生问题,扎实调查研究,深度协商议政,在推进富乐嵊州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彰显政协之为、贡献政协之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