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首都雅典,是记者参加由众信旅游集团组织的《探寻西方文明之源: 希腊大全景》深度游团队分两个阶段进行的,故此,首次雅典行也自然得先好好说说。 
首都机场(摄影:冯赣勇) 2024.05.30北京时间22:50,记者一行同从全国各地的20多名旅友汇聚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来自众信旅游的一位热情豪爽,名叫王宁的全陪领队,欢迎大家的到来。在她的带领下,团队从T3航站楼启程出发,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863航班飞往雅典。一场记者梦寐以求的旅程也随之拉开帷幕…… 
出发前留影(摄影:张立英) 真没想到,此行所乘坐的这趟中国国航的国际航班上也有免费的wifi了,空姐热情地帮我接通体验了一下,虽然网速慢点,但还是让我在飞行中的欧洲上空,看到刚刚家里发的外孙女姐弟俩的图片,顿时觉得乘国航的这趟航班感觉真好。 
飞向雅典(摄影:冯赣勇) 2024.05.31希腊时间08:30,希腊全景游团队乘坐的中国国际航空CA863航班经过十小时的航程,顺利飞抵雅典埃莱夫赛里奥斯•韦尼泽洛斯机场,这里又称雅典国际机场,是希腊的第一大国际机场。 
前往雅典市区(摄影:冯赣勇) 领队王宁带领大家走出机场,前来迎接的希腊bloom地接社资深导游齐伟,是个十分帅气的小伙子,他已经在此工作了22年,具有相当的阅历。齐伟十分热情地欢迎大家来到到希腊旅游,并带领团队乘上大巴车开启雅典的行程。 
与导游齐伟领队王宁留影(摄影:王珏) 希腊时间10:35,希腊全景游团队驶离雅典国际机场,在领队王宁与地接导游齐伟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位于雅典市中心,于上世纪1896年建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场地的第一座奥林匹克体育场观光。 
奥林匹克体育场(摄影:冯赣勇) 齐伟向大家介绍说,希腊第一座奥林匹克体育场,也被称为泛雅典体育场,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健在”的完全由大理石建造的大型体育场。在古代的帕娜辛纳克体育场举办的赛事意在向雅典娜女神致敬。故此,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也是这里举行的。 
体育场留影(摄影:齐伟) 当人们来到这座体育场时,立刻被它的庄严和历史氛围所吸引。体育场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古典美感,望着大理石的看台和跑道散发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当年观众的热烈欢呼声和运动员竞技的脚步声在耳畔回响。 
体育场的五环标志(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体育场内正中间的奥运五环标志极为醒目,场外几面希腊国旗与奥运五环旗迎风飘扬。在体育场外的右侧还有一座建体育场的捐款人乔治•阿维洛夫的雕像。体育场周围,还有一些其他的体育设施和纪念碑。体育场旁边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内收藏了丰富的体育文物和纪念品。通过一系列文献的展示和讲解,向人们传递了奥林匹克的价值观和精神。 
乔治•阿维洛夫雕像(摄影:冯赣勇) 追溯这座体育场的历史,1896年4月6日下午3点,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维凯拉斯、顾拜旦等国际奥委会官员出席开幕式。这是历届奥运会举行月份最早的一次。东道主之所以将开幕式选在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希腊反抗土耳其统治起义75周年。 
迎风飘扬的旗帜(摄影:王珏) 乔治一世国王致辞后,伴随着优美庄严的古典管弦乐曲,全场唱起了《撒马拉斯颂歌》这首如宗教赞美诗般的管弦乐曲,热情讴歌了奥林匹克运动,并在后来被选定为奥运会会歌。而雅典的这座体育场,也是在雅典古运动场的废墟上重建而成的。 
周边的铜雕像(摄影:冯赣勇) 当年,应邀参加首届奥运会的有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奥地利、英国、德国、丹麦、匈牙利、美国、法国、智利、瑞典、瑞士,加上东道主,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 
体育场周边的建筑(摄影:冯赣勇) 希腊人对这次大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出席开幕式的观众达8万人,这一数字直到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才被突破。据史料记载,国际奥委会当年也曾向清政府发出了邀请,但当时的清王朝不知奥运会为何物,故未予理睬。而其它的一些亚、非国家亦未能接受邀请前往参赛。 
希腊总统府(摄影:冯赣勇) 历届奥运会主场馆的建筑成就往往是现代建筑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体育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大批活跃在国际建筑舞台前端的著名建筑大师,参加每届奥运会的建筑设计都力求超越前届,成为举办城市和奥林匹克一个时代的标志。因而奥运会的建设,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统府前的卫兵(摄影:王珏) 希腊时间11:00,团队结束了希腊第一座奥林匹克体育场的观瞻,导游齐伟带领大家前往体育场周边一游,这里有不少雕塑及一座公园,希腊总统府也在附近。 
道路两旁的景观树(摄影:冯赣勇) 记者看到,在前往总统府沿途的道路两侧种植着不少橙子树,树下散落着不少掉下的橙子。齐伟说,这是观景的橙子树,橙子既苦又涩,根本不能吃。 
希腊国会大厦留影(摄影:齐伟) 希腊时间13:00,希腊全景游团队在雅典张园大饭店用过首顿中式午餐后,在领队王宁与地陪导游齐伟的带领下,来到当天的第二个景点:希腊国会大厦观赏卫兵换岗仪式。在雅典国会大厦前的无名战士纪念碑前,每小时一次都会举行富有民族特色的士兵换岗仪式。 
希腊国会大厦(摄影:冯赣勇) 在雅典宪法广场与国会大厦(原王宫)之间就是希腊无名烈士纪念碑,这是一座横式纪念碑,纪念碑中央是头戴盔甲,手执盾牌,横卧疆场的战士雕塑,雕塑两边镌刻着碑文。两位希腊精锐步兵团的卫兵在纪念碑左右两侧的岗亭旁站岗。 
换岗进行时(摄影:冯赣勇) 当年为了从统治希腊400年的土耳其人手中夺回主权,无数希腊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希腊人于1928年建造了这座纪念碑,以慰藉无名英雄的亡灵。换岗时,身穿民族传统军礼服的希腊卫兵,显得古典而帅气。他们头戴鲜红色军帽,军帽右边的黑色长流苏搭在胸前;脚登紫红色翘头皮鞋,鞋头上的黑色大绒球十分抢眼。 
走向换岗的卫兵(摄影:冯赣勇) 现场一位头戴蓝色军帽、身穿迷彩服、脚蹬黑色皮靴的军官站在纪念碑前,行军礼,向换岗的卫兵致敬。他在卫兵换岗仪式上喊口令,还仔细检查上岗卫兵的服饰,为他们正衣冠。换岗卫兵身穿白色紧身裤,膝盖下方系着黑色带子,挂在带子上的黑色短流苏垂在小腿肚上。白色宽袖百褶连衣短裙外面,套着黑底金色图纹紧身背心。 
换岗的卫兵(摄影:冯赣勇) 卫兵左手托住扛在左肩的带刺刀旧式礼仪枪,踏步时向前高高挥舞的右手握着空拳。卫兵换岗仪式最为夸张的动作,应该是起步和止步前的踢腿。每次踢腿前,先前后甩一下腿,再将皮鞋紧贴地面使劲往后滑动一次。 
观赏换岗的现场(摄影:冯赣勇) 卫兵的皮鞋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铿锵有力,原来卫兵所穿皮鞋的前掌釘满了铁钉,故走路的声音非常大。如今这里堪称雅典的一道风景线,每到换岗仪式进行时都会引来数不胜数的海内外游客到此一观。(图文:冯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