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广州讯(记者:左军 吴汝燕 覃骞 摄影记者:陈桂明)面巾纸、湿巾、抽纸等生活用纸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快消领域还在增长的品类,纸巾常常出现在电商平台首页商品中,并伴随着“加厚耐用”、“买一次囤一年”等促销字眼,其强调的不仅是纸巾的囤货还有极高的性价比属性。 也正是因为高频、刚需等属性,纸巾也是打开下沉市场的一把利器。当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还在细分场景上区分乳霜纸和棉柔纸时,在广阔的下沉市场也实现了用纸升级。 而得益于工厂产能的提升,以及纸巾品牌与厂家的互相“内卷”,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调研显示,2023年中国纸巾市场规模增至1479.5亿元,同比增4.5%。 精细化工半路转行造纸 来自湖南益阳的何纲是个创一代,精细化工工程师出身的他,2000年来到广州,做了10年的日化用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国内纸品行业还是以棉浆、草浆为原材料,在品质和差异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他毅然投入到造纸行业,从产品的研发、差异化定制到自建工厂等涉及纸巾生产的全链路,这一干就是15年。 (拓而普科技创始人何纲)
虽然纸巾不重,但体积大,但纸巾放在哪里卖,能卖出多少,全靠渠道能力。在恒安、维达、金红叶、中顺洁柔等大品牌纸巾贴身肉搏时,拓而普科技创始人何纲带着旗下品牌“家之心”,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依靠品质和高性价比成功打进下沉市场,以及酒店、企事业单位为主的B端市场,并通过OEM形式将产品出口海外。 生产和研发是一门调配艺术 (拓而普科技研发实验室一角)
吸水性、柔韧度、是否掉屑、厚度和触感等,是行业内评价一张纸巾是否好用的标准。抽纸需要有一定的柔韧度和吸水性,遇水不容易破。乳霜纸需要更柔软、更亲肤,不能对皮肤造成伤害……据何纲介绍,不同细分场景的纸巾,都有各自的标准,核心就是工厂在原料和成分配比的技术。 15年前,在何纲创业时,造纸机器能轰隆作响一整天,产能也跟不上。现在何纲的造纸厂,其产品原料均来自进口原木浆,并采用自动生产流水线,实现年产能超万吨。 与大纸巾品牌对比,中小型厂家们在设备技术和原材料上也追平了曾经的差距。 兼顾情怀和性价比的产品 (家之心国粹·脸谱纸巾)
家之心的国粹·脸谱系列,是何纲得意的爆品代表作。据他介绍,虽然造纸术是国家的四大发明之一,但造纸设备、原料还是依赖于国外进口。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情感表达,“当时就想生产一款能够代表我们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产品”。而脸谱作为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何纲将其运用到产品包装上,并希望作为产品的品牌符号推广至全国乃至全球。 当前原木浆作为纸巾的核心原料,近年价格持续攀升。降低成本或提高售价,成为不同纸巾厂家选择的路径。 从日本消费变迁30年,对当下中国消费的启示来看,质价比和开拓细分消费场景的产品,也许会成为新的商业密码。若将此商业模式套用到纸品行业,在常规的生活用纸上,大家会选择高性价比的产品。但在细分的消费场景中,厨房纸、棉柔纸、乳霜纸、洁厕纸等品类用纸依然有机会。 何纲一边紧盯市场,不打算放过任何细分市场诞生的新机会。同时他也在研发车载用纸的可能性,希望纸巾在具备清洁、擦拭等基础用途的前提下,也具备提神或防晒等功能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