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归来途经早市,空气中飘逸着一股甜润的香味,耳畔传来一声声“粽子——热粽子”的悠长吆喝声,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裹着翠绿的外衣,散发出一股香甜的味道。 小时候的端午节,大街上一个卖粽子的吆喝声,足以挑逗起肚子里的馋虫。那天,五岁的妹妹趁着卖粽子的人没留意,抓起两个粽子撒腿就逃,却被人家一把拽住了。妹妹惊吓得哇哇大哭,我冲上前,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揪住衣领。我倔强地张开嘴,咬住了他的手臂。 母亲闻声赶来了,铁青着脸抡起巴掌,我的脸立刻感到火辣辣的疼,像个木头人一样傻站在那里,摆出一副任凭母亲处置的架势。 卖粽子的人制止了母亲的打骂,还特意装上两个粽子递过来, 母亲很果断地拒绝了。 从小,母亲就教育我和妹妹要诚实善良,她失望了。那年的端午节,妹妹受到惊吓病倒了,发着烧,热得烫人。 母亲抱起妹妹去村里卫生室扎下一剂针仍不见好转,看上去傻傻的像是丢了魂。母亲去拜神求佛,带回来一包黑色的药沫,温水冲化了喂给妹妹喝。 妹妹的病折腾了好几日仍不见好转,母亲慌了,大半夜跑去父亲工作的油矿。油矿处在大山的半山腰,距离村子十几里路。母亲气喘吁吁地找到父亲,连跑丢了一只鞋都浑然不知。 油矿老板安排了车辆护送父母回来。妹妹虚弱地说,“爸爸,我想吃粽子了。”父亲噙着泪答应着,风风火火地连夜赶去县城。妹妹一口气吞下两个粽子,再喝下一碗姜汤,神奇般高烧退了,小脸蛋逐渐恢复了红润。母亲喃喃说,可怜的孩子,原来魂儿全丢在粽子上了! 后来,母亲心疼地埋怨,“傻孩子,娘打你,咋不知道躲啊!”我坦然地回答,“我躲开了,娘就会把气撒在妹妹头上。”母亲愣了愣, 决定请教邻居也学着包粽子。 母亲去集市买了芦苇叶和糯米回来,虽然包出来的粽子奇形怪状有点滑稽,下了锅蒸熟了裂开肚子,却散发出一股馥郁的香甜,吃到嘴里格外爽口。 接下来,母亲包的粽子花样越来越多,圆润饱满吃起来口齿留香。邻居二奶奶品尝了赞不绝口,这般手艺,不去卖粽子实在可惜…… 母亲一下子萌生了卖粽子的念头,大热天赶去村后的小河边,那里水浅,生长着一大片茂密葱郁的芦苇荡,那些肥大厚实的芦苇叶可是包粽子的最佳原料。母亲试探着趟水下到河里,专挑那些宽宽长长的芦苇叶割下来,收拢到岸边打成捆,小心翼翼地装进小推车。 回到家,母亲挑选出上等的芦苇叶洗净泥沙,泡在水里浸上一阵子,倒进烧开的铁锅里煮沸,经过这般处理的苇叶去掉了原有的青气,颜色也变得墨青,还添多了些韧性,就算反复弯曲也不容易折断。 粽叶准备妥当了,红豆、大枣、花生等也一应俱全,买回来的米提前浸泡一夜,母亲开始坐下来包粽子。包好的粽子用红线缠绕着,菱角分明饱满均匀,放进大铁锅里蒸煮一阵子,热气腾腾的粽子透着粽叶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儿,来到集市上格外受青睐。 端午节,母亲大清早蒸熟了粽子,骑着三轮车径直奔向父亲工作的油矿。那天,油矿工人都品尝了母亲包的粽子,油矿老板硬是往母亲手里塞了几张票子才肯罢休。 后来,母亲去野外割芦苇叶时不小心磕伤了腿,干不了活,地里的庄稼也荒芜了。母亲放弃了做粽子生意,却保留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惯,而我和妹妹知道家里不缺粽子,可每逢遇到好吃的粽子,还是会忍不住买一些回来送给母亲。 粽子飘香的岁月,母亲把深深的爱融进了相拥的米粒,一双巧手把情感编织进绿意盎然的粽叶,香糯粽子缠绕着的红丝线是心灵的寄托,表达着母亲心中暖暖的祝福,遥寄着母亲对生活长长的思念! 作者简介:范宝琛,山东省作家会员,资深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