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州南沙的党员干部职工在一次次的疫情防控中,坚持生命至上,与时间赛跑;主动下沉一线,为基层贴心服务;积极参与支援,为友区分忧解难。一大批抗疫先进典型人物组成了一幅幅抗疫群英谱。 
简要事迹
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教导员、一级主办王海亮同志: 他带领专班人员不间断工作129天,检查辖区各类场所1128家次,纠治落实防控措施不严问题181个,下达疫情防控告诫书或停业整顿58家次。3月13日至27日,连续15天下沉镇街一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主动请缨出征支援白云区,在封控区协助转运密接人员265名,装配调试门禁系统2886套,充分展现了执法铁军的过硬作风。
南沙区机关行政办党组书记、主任彭栩生同志: 该同志在受领做好支援白云区疫情防控后勤保障任务中,立即组织队伍投入战斗:运送支援队员、调集食材等物资、负责400人的用餐。尽管自身血压高,但他依然不顾疲劳,24小时连轴转、昼夜不停保障物资供应。用行动践行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宗旨,出色完成支援白云防疫工作的各项后勤保障任务。
珠江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梁燕青同志: 特别是3月份以来,全国疫情多点爆发,她勇挑重担、沉着应对,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连轴转,3月至今没有休息过一天,发挥了重要的领导骨干作用。在隔离场所,她把一天内收到的几十份文件传达情况逐一标记、逐一梳理,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紧盯每个环节,善于总结复盘,让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安全高效、平稳有序;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通过“一企一策”“一厂一案”及时解决特殊时期企业生产、运输、入学等问题,稳定企业产能。
榄核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潘武扬同志: 在“0404”本土疫情防控工作中,该同志下沉一线带头“战役”,共组织镇、村工作人员11740余人次,动员党员志愿者3480余人次,接受并调度区内支援人员960余人次,形成覆盖全镇、全区域的疫情防控红色网络,为全镇解除“管控区”、“防范区”管理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统筹协调中主动承担最为急难险重的岗位,通宵熬夜、冒雨走街串巷、工作时长、任务数量大,圆满完成了人员转运、人员摸查、安装门磁等重点工作。
横沥镇海胜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梁国栋同志: 该同志自2020年11月参加海胜酒店的管理工作,团结协作,遵规守纪、严格自律,展示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良好形象。充分发挥自身广告设计特长,为高效推进“三区两通道”整治贡献了力量;化解负面情绪,得到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广泛认可;体现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有的素养;工作期间,参与组织接收、解除隔离人员3000人次,保证了各环节工作安全顺利。
万顷沙镇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车美玲同志: 该同志坚持每周在党委会上综合整理汇报一周以来全镇各线的防疫工作,重点抓好关键环节,及时提出措施建议,快速落实各项部署,提升战时状态下的工作水平。理顺集中隔离点的设施购置、经费支出等问题,保障正常顺畅运作;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关心关爱,落实对防疫人员的慰问;坚决落实全市、全区防疫工作一盘棋思想,实施敲门行动,重点攻坚60岁以上未接种第一针疫苗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多次取得傲人成绩;做细做实孕产妇、严重精神患者等7类重点人群台账、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等,切实保障特殊人群的需求能尽快得到满足。
黄阁镇综合保障中心党支部书记黄燕华同志: 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着网格中心“强心剂”和“定心丸”的作用,多次带队深入楼盘小区巡查、突击核查重点返穗人员情况、重点督导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措施的落实,有效防止疫情蔓延,用自己逆行的背影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及使命,为全面打赢攻坚战贡献基层力量。
区建设中心工作人员何钰蓉同志: 来自澳门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何珏蓉,作为区建设中心新入职的员工,把自己当作“新南沙人”,勇于在危难时刻冲锋在前,今年3月份以来,已先后4轮、10多天下沉到防控一线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服务近10万人次开展核酸检测,尽心尽力守护共同的家园。为了高质量完成任务,何珏蓉与队员一起克服困难,连续作战,受到属地单位的高度肯定。
南沙街蕉门河社区居民委员会书记、主任范文同志: 做好守护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提出了“隔离不隔爱,自家人在行动”的社区关爱活动,将社区现有的志愿服务团队细分为疫情收集、防疫突击和贴心服务三支志愿服务分队,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提供物资代购、疫情防控咨询、心理援助等多方面服务。基本每天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将个人号码设为社区的紧急联系号码,让居民24小时可联系上,曾因过度劳累中暑晕倒在采样点现场。带领专业人员顺利完成了超50场次核酸采样工作,共采样超16.5万人次。发挥出兵头将尾的作用,是社区居民的“贴心自家人”。
区卫健局基层疾控科公卫主管医师黎旸同志: 在区疫情防控一线,长期“白+黑、5+2”连轴奋战,为南沙常态化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的专业支撑。4月16日,支援白云区,接下了“最危险”的任务——开展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排查转运。他忙而不慌、急而不乱,将139名队员分成三组,每组进行“30分钟微培训”,确保工作安全高效。在紧急时刻,他带头驰援,深夜快速完成253名人员转运。针对“楼栋环境多处检出阳性样本,风险较大”等实际情况,他服从安排、流程规范,共转运密接人员52人,做到了安全有序、不漏一人,用行动践行了“健康卫士”的使命,用满分“答卷”书写了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南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廖云飞同志: 该同志在支援白云攻坚战中,用不到一个小时,迅速组建了10人尖刀队踏着星光出发,接到增援任务后,他闻令而动,马上再发动了15名党员职工加入尖刀队。在白云区的封控区马不停蹄地“披甲战斗”:短短两天,安装了218套隔离门磁,排查楼房19栋,转运253人。还时常发出贴心又实用的“廖氏生活小tips”,提醒队员各种注意事项,确保在硬件、软件两方面扎紧口子、不留隐患,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要求,筑牢港区第一道疫情“防火线”。
黄阁镇沙仔村党总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冯健波同志: 他善于从一次次的演练中总结出防疫工作的重点、要点、难点,形成规范有序的经验做法,从而保证沙仔村在接到通知后,半小时内即可完成场地布置、搭遮荫棚、规划检测路线、对接医护人员、安排各岗位支援力量就位等准备工作,迅速进入全员核酸检测流程。用速度与温度确保全员核酸“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历时5天6夜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冯志祥同志: 闻令而动,率领农业集团首批15名党员、干部职工火速集结,星夜奔赴指定集合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4月16日接到紧急需求,必须完成某封控小区193户的智能门磁安装,与时间赛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层一层爬楼梯、挨门挨户安装。及时关心关怀抗疫干部群众,配好抗疫物资和生活用品,让关怀和温暖始终在身边。
珠江街道工作人员韦娴平同志: 作为支援白云突击队中为数不多的女同志代表,闻令而动,甚至还没来得及和家人商量,直奔抗疫队伍集结。全身心投入到白云湖街道环滘村、大冈村和榕溪村抗疫支援工作中。洗楼、转运、贴门磁......连续熬了三个通宵,经四天奋战,她和队友超预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东涌镇综合保障中心(来穗网格组)主任马斯韵同志: 带领抗疫“党员先锋队”和网格员,坚持做到“疫情当前、冲锋在前,疫情不退、人员不退”。始终立足于最前线,有条不紊地安排和指导“三人小组”开展防疫工作。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在大规模核酸采样现场总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闯过一次又一次的防疫考验,因工作表现突出,荣获“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刑事警察大队技术中队警务技术三级主管李国庆同志: 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视频组员全身心投入,调取重点场所监控,快速完善病例轨迹的确认工作。累计完成南沙“215”“330”“404”疫情中14个重点场所及1000余名重点人员的甄别。承接市局下发的流调任务11次,甄别重点人员315人次。在南沙“330”疫情流调外线途中,为第一时间能调取视频不延误时机,该同志与时间赛跑,下车后奔跑15分钟到达指定场所并迅速完成工作。
大岗镇防控办四级主任科员董建新同志: 结合镇情实际,制定疫情防控指引和工作模板,统筹社会面防控18个线口有序运作,每天对镇内的4500家重点场所开展“滚动式”常态化督导检查。截至目前,全镇累积接种疫苗364164剂次,6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完成率达93.2%,全程免疫率85.7%。今年共组织开展了3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率均超过100%。发布疫情防控宣传文章210篇,推动疫情防控知识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图文:南沙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