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在台灣《聯合報》撰文,批評蔡英文上任後,施行多項違反「法治國」原則的9大「罪狀」。取自馬英九Facebook
台灣受邀參加美國首屆「民主峰會」前夕,馬英九昨天在台灣《聯合報》撰文,提到蔡英文自2016年就任後,諸多違反「法治國」原則的作為,例如成立明顯違憲的不當黨產委員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清算最大反對黨(國民黨),賦予行政機關過多權力,侵害人民權益,對台灣民主傷害甚鉅、危害深遠。
他並列舉蔡英文9大「罪狀」,包括「逕自在總統府宣布開放爭議極大的美國萊豬(含內臟)進口」、「關閉中天電視新聞台」、「以指定直轄市民進黨市長候選人的方式,實質廢止民進黨創黨數十年的公職候選人黨內初選提名制度」等。 馬英九文章提到,這些不符民主憲政的行動,已明顯構成「不自由的民主」或「民選的專制」,「蔡總統經常自詡台灣的民主價值如何寶貴,卻親手破壞這些民主價值」。 馬英九引用哈佛教授史帝文.李維茲基(Steven Levitsky)與丹尼爾.齊布拉特(Daniel Ziblatt)在2018年暢銷書《民主如何死亡》(How Democracies Die)內容指出,多數民主制度的死亡不是經過一次政變,而是逐步倒退,滑向威權主義。 馬英九最後說,「希望蔡總統和民進黨能以國家人民為念,懸崖勒馬,回歸真正的自由民主,台灣參加『民主峰會』,才能名副其實。」 針對馬英九文章的批評,台灣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台灣的民主自由在大家的努力下,結束威權時代、打開民主大門,自由得來不易,所以非常珍惜。今年三月「自由之家」持續把台灣列為自由國家,且總分連續三年高於美、法等國家,比去年總分還進步。另外,根據國際非政府人權組織CIVICUS,就全國公民活動空間自由程度進行調查,台灣連續三年被列為亞洲唯一開放國家。 羅秉成指出,台灣的自由、民主、開放,國際都非常肯定,「我們對我們的民主與自由有足夠的信心,對於國際的肯定也不會妄自尊大,但也不必妄自菲薄。」 馬英九文章提到,「不自由的民主一詞是印度裔美國名學者法瑞.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所創,並指全球上百個定期選舉國家領導人的「民主國家」中,有些總統上任後,已開始採行背離自由民主的政策或措施,例如修憲延長自己任期、非法限制人民自由、非法打擊反對黨或政治對手。」 馬英九引用扎卡利亞論點批評民進黨政府走向「不自由的民主」,其定義包括「總統上任後,修憲延長自己任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