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闻社安徽亳州11月26日电】(何彩云/文)皖北的初冬,阳光明媚。今天,英雄王学才亲属在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利辛县革命烈士陵园,在王学才英雄的墓碑前敬献花篮并鞠躬致意;一行在烈士陵园展厅,聆听了革命先烈的事迹介绍——

二级炮兵英雄王学才 ,1925年出生于安徽省凤台县(今天的利辛县阚疃镇郑港村)。 王学才1947年入伍。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3团1营机炮连8班班长。 1951年6月11日,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华川阻击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947年,华东野战军来到安徽凤台(今天的利辛县阚疃镇),王学才积极报名参了军,编入第20军58师173团l营机炮连当战士。王学才分到机炮连后,刻苦练习操炮技术,他把班里的八二迫击炮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和亲密战友,一天到晚围着炮身转,不停地擦拭它、了解它的构造,熟悉它的性能和“脾气”,并把自己操炮的经验和体会传授给全班同志。战友们都很佩服他,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师”。 王学才随部队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等,他凭着过硬的军事技术,多次出色完成战斗任务。 1950年11月,王学才随部队奉命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第二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 1951年5月28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趁中朝部队北移休整之机,进逼华川,继续北犯。为阻击敌人,第20军58师奉命在华川地区进行防御作战。6月7日,王学才带领炮8班配合2连守卫470高地。进入阵地后,他对全班同志说:“这就是我们炮8班的阵地,我们一定要在这里打出名堂来。”当大家都在紧张地构筑工事时,观察手来报告说:“有一股敌人,在山下大树下集结。”“用不着怀疑,敌人将要发起攻击了”,王学才仔细观察后大声对班里的战士说道。而后命令炮手立即就位开炮。瞬间,3发炮弹立即成三角形飞了出去。前哨步兵小组的同志看得非常清楚,约有40多个敌人被炸死炸伤,其余的四散奔逃。炮8班以3发炮弹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受到连队表扬。

王学才在战斗中非常讲究战术,他牢记战前团首长对炮兵的指示:距离远的不打,打不准的不打,敌人不密集的不打。他叫大家都要掌握这个“秘诀”,狠狠打击敌人。 不久,有两个个连的敌人又分散着冲上来,炮手们毫不紧张,直到敌人进至不到百米,这时八二迫击炮弹才出炮膛。他们打了7发炮弹,约1个连的敌人被打散,溃退下去。6月10日下午,一阵炮声之后,敌人又以1个营的兵力在坦克的掩护下分批渡河,向志愿军阵地攻击。王学才立即指挥全班向正在涉水的敌群发射炮弹,敌人应声倒下。进攻470高地的敌人,在王学才的八二迫击炮班和2连官兵的沉重打击下,接连遭到惨败。敌人不肯罢休,11日又集中1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分4路进行集团冲锋。王学才指挥2名炮手先发射4发炮弹,打乱敌人的正面队形,接着转向左右两侧猛烈射击,配合2连狠狠打击敌人。王学才来回在两个阵地工事上穿梭,不停地鼓舞大家:“人在阵地在,炮弹打完了用手榴弹拼,坚决守住阵地!”他们牢牢抓着手榴弹弦,愤怒地盯着敌人。第一次攻上来的敌人被打垮了,战士们投出最后一批手榴弹,又打垮了敌人的第二次疯狂进攻。此时王学才已经身负重伤,但他还是不停地向大家喊着:“手榴弹打光了,就用山石拼!”大家迅速把周围的石头堆起来,准备投入下一次战斗。 敌军连续数次进攻,动用飞机、大炮对这个小小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炮声刚一停,就集中1个加强连的兵力,在5辆坦克的掩护下,向8班阵地涌上来,王学才大声喊道:“大家注意隐蔽,把敌人放到山上来打!”敌人爬近了,看着敌人张张狰狞的面孔,王学才一声“打”,一块块石头像冰雹一样砸向敌人。王学才纵身跳出工事,高呼着:“为了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冲啊!”炮8班的战士们旋风似地卷向敌人,“杀啊!”刺刀在闪光,喊杀声震破敌胆。 战斗十分惨烈,敌人又派出十多架轰炸机对炮8班阵地进行狂轰滥炸,炮8班的勇士们越来越少了。王学才被一阵强烈的震动和气浪掀倒,什么也看不清、听不见,头上胸部一阵剧痛,他竭力想挥动一下手,却丝毫不能动弹,他意识到自己被埋在了土里。他双手支撑着身体,拼出全身的力气,终于把身体挣了出来。他刚准备继续冲出去参加战斗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燥炸,鲜血瞬间浸透了他战斗的470高地,王学才献出了宝贵生命。 为表彰王学才同志的英雄事迹,1953年8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给王学才烈士追记一等功,追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部命名为 二级炮兵英雄。王学才生前所在班: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3团第1营机炮连第8班1951年12月 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命名为 “王学才班 ” 。 
【同期阅读】 按照皖北当地习俗,过了阴历十月初一后,亲属要去给先人扫墓。 为了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哀思,阚疃镇政府安排相关干部,前往革命烈士陵园向英雄王学才敬献花篮...... 据介绍,烈士王学才生前所在部队通过多方联系,于今年9月份才联系到了英雄的亲属,后经利辛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阚疃镇政府的多次努力,得知英雄王学才的墓碑在位于纪王场乡路集社区的革命烈士陵园内;烈士的亲属非常渴望立刻前去“认亲”------王学才在74年前离开家乡后,再无任何消息,他当时22岁参加革命离开家乡。王学才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他的父母兄弟也是多方打听却没有任何消息。几十年过去了,在思念中父母兄弟均已过世……如今英雄王学才的侄子黄佩行已经81岁,如今提起他的三叔王学才的英勇事迹,老人家忍不住痛哭失声,哽咽难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