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情民意
 
捧一颗青春的红心,扎根“梦里乡村”——驻汶龙镇新圩村第一书记李思佳
时间:2020/7/8 17:29:44      来源:中华新闻网     作者:李思佳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保尔柯察金这段著名的激励了几代青年人奋发向上的名言,也不断激励着20岁就开始参加工作的我。我没过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是和我身边的村干部们一样,做着最平凡的农村工作,但对我来说,这样的工作平凡却不简单,因为我用真情换来了107户贫困户的幸福感,同时他们也让我拥有了无比的成就感!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2017年6月,我怀揣着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开始了我酸甜苦辣的扶贫路。那时年仅23岁的我,总是被村民们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他们心想:这样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能干得了什么?别说种田了,估计连韭菜和葱都分不清楚吧!

的确,我没有一点农村经验,但是我有一颗对农村事物充满好奇的心。我好奇汶龙人口中的“滚汤”是什么?为什么村里的人都习惯了家里不锁门?灰水板为什么一定要用黄板材烧的灰才好吃?这些我觉得很新鲜,觉得很有趣,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见谁都开心的笑,都喜欢问他们为什么。

2018年的初夏,我在夜访贫困户的路上,骑着小电驴,突然接到村里一个贫困户的电话,想要麻烦我送她奶奶去圩上的卫生院看病,电话那头听上去挺着急,我就立刻加快速度,奔走在坑坑洼洼的汶龙公路上,因为没有路灯,一个急转弯我就连人带车直接摔倒在坑里。当时我没有想太多,用力撑起自己,扶起小电驴,又继续跑到贫困户家中,带上老奶奶直奔卫生院。在医院里护士姐姐看见我的腿血流不止,帮我涂了药消炎后,我才有疼痛的知觉。老奶奶病好第二天,就跑到乡镇府为我送来了一瓶自制的跌打药酒,从此,我腿上就留下了这道与107户贫困户解不开的“印记”。慢慢地,从只有几个贫困户愿意打电话找“小李书记”诉苦,一直到全村老百姓都说要找“李书记”才能解决困难,就这样,我终于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

“李书记,这是我儿子过年给我的六百块钱,我看到了你在村务微信群里发的信息,平时都是党和国家照顾我们,现在国家有难,我也想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和你们一起共同抗击这次疫情!”2020年2月10日,汶龙镇新圩村脱贫户蔡启朋在下雨天骑着一辆摩托车跑到村里找到我,将这“沉甸甸”的六百块钱以及一封“皱巴巴”的感谢信交到我手里,让我帮忙把钱给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信中满怀了他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心,对一线抗疫干部的致敬之意。

蔡启朋因为早年患有精神分裂症,妻子无奈只能全职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家中还有小儿子在读大学,家庭开支都靠大儿子在外务工支撑,一家人挤在只有3间的土坯房里住,生活艰难,一度在贫困线挣扎。由于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在2014年将蔡启朋一家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近年来,在健康扶贫政策帮助下,极大地减轻了贫困户看病的负担,经过悉心治疗后蔡启朋健康状况渐渐好转。他经常对我说道:“当初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我的家可能就已经散了!”康复后的蔡启朋自力更生,开始在家自主发展了养鸭、养牛产业,于是我就替他申请了产业及金融扶贫政策,勤奋的他终于让家庭条件逐渐的好转起来。在2017年,一家人又通过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喜迁新居,终于住上了新房子。

正是因为蔡启朋这样人穷志不穷、勤奋自强的精神,一直感染着小儿子,在读完大学后又攻读研究生,现在毕业还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在2018年成为了村里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的典范,从此,一家人光荣地步入了脱贫户的行列。

2020年,蔡启朋深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于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的外出,他生怕会给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增加麻烦,还主动告知驻村干部自己的儿子是从广东务工回来的,要求进行登记。在政府的引导下,群众自发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对各村组、街道路口进行了全面封锁,蔡启朋也积极报名参与路口值守工作,他想用自己微薄的能力回报大家曾经给予他的帮助。在蔡启朋的带动下,新圩村近20名贫困户纷纷捐款、捐物,积极主动报名参与防疫值守,从想当贫困户到争当一线防疫工作者!

陪伴是最长期的告白,微笑是最美好的等待

已经80多岁的贫困户黄添坤奶奶在全村只认识我的车子,只要见到我的车子停在村里的祠堂门口,她就一定要到处找我,且拉着我进去家里坐坐,每次都是重复聊着同一个话题:“小李书记,你又下来啦!快进来我家坐坐,我有话和你说。我打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仅帮我搬进了新房子里住,还每个月都送东西来我家,我真是做梦都没想过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唉,但是我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这个孙子呐……”黄奶奶与她的孙子两人相依为命,借着村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带头拆掉了自家土坯房,申请了扶贫建房补助,建起了一层50平米的水泥房,她无比疼爱从小就失去双亲的孙子,每每聊到她可怜的孙子,就泪眼婆娑,拉着的手不停地说道请我在她去世以后多照顾这个无依无靠的孙子……而我也只能默默的安慰她,陪她这样坐在祠堂门口,经常一晃就到了黄昏。

身为90后的我,没有赶上成立新中国时期,为中华民族站起来斗争过;但是赶上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时期,为中华民族强大起来而付出了自己应该付出的青春和奋斗!

责任编辑:CNA14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捧一颗青春的红心,扎根“梦里乡村
2 河北馆陶:解难题助推经济逆增
3 “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
4 江西玉山博物馆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
5 青春筑梦无悔 ——记中
6 紧抓70%基础知识,高分十拿九稳
7 7/8新冠肺炎全球最新情報
8 駐港國安公署今早開幕 駱惠寧、鄭
9 宁夏贺兰县四项措施推进蔬菜产业结
10 袁阔成经典电视评书《常山赵子龙》
@中华报业集团与中华时报传媒集团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