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教育
 
执笔传文脉 同心育新苗 南昌师范学院“红星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7/5 10:54:03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     作者:伊婷

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7月5日讯(记者 伊婷)6月29日至30日,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星队”师生走进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池溪乡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精微之间见匠心

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实践队走进“华夏笔都”文港镇,开启文化溯源之旅。

周信兴,2018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在周信兴精微艺术馆,队员们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信兴深入交流,了解微雕技艺。

队员们亲身体验方寸之间雕刻的不易,惊叹于“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神内核。周信兴将微雕与书画、红色文化结合的创新实践,更让队员们感受到传统技艺的深厚内涵与时代活力。

image001.jpg

千年翰墨溯文脉

在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队员们跟随讲解员邹波,系统探源毛笔历史。

从一楼制笔原料工艺,到二楼历代名笔实物,再到三楼抗战文物及清代宫廷御笔,队员们梳理千年笔史脉络。

抚触历代笔具与名家墨宝,尤其是毫毛的细微触感,让队员们深刻体悟“执笔书春秋”的文明赓续力量,增强了守护文化根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image002.jpg

毫厘之间显功夫

徐华荣出生于毛笔世家,是第四代手艺传承人,毛笔制作生涯已逾40年。

走进徐华荣毛笔工坊,缕缕墨香中,传承人徐华荣向队员们展示“千万毛中拣一毫”的复杂工序。同学们亲身体验挑毛、梳毛、齐毛,屏息凝神间,深感技艺之精与徐师傅手上厚茧背后的坚守。

团队还聚焦文港镇毛笔产业,深入作坊一线调研。数据显示,这个“一支毛笔养活一镇人”的地方拥有相关企业超3000家,年产毛笔1.5亿支,占全国市场75%以上。调研也揭示了产业在青年传承、技艺周期与现代工艺冲击下面临的挑战,为传统工艺在电商赋能、创新设计驱动下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基础。

image003.jpg

情暖童心乡野 助力健康成长

在池溪乡湖田村,实践队为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暖心课堂。

队员们通过情绪问卷倾听心声,开设心理健康小课堂讲解“喜怒哀惧”及疏导方法;引导孩子们书写“梦想明信片”,质朴的理想跃然纸上;讲述“十七棵信念树”等党史故事,将小红旗贴在孩子们的脸颊上,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开展防溺水实景教学,“六不准”齐诵筑牢安全防线;并教授融合藏、傣、蒙等五民族特色的《美丽中国》舞蹈,齐唱民族团结歌曲,用手势舞传递民族一家亲的温暖。

活动在温馨的大合影中定格,孩子们的笑容、手中的梦想卡片和脸上的小红旗,共同点亮了留守童年的希望之光。

image004.jpg

深植团结理念,共筑美好家园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队深入池溪乡畲族村落开展专题调研。

队员们兵分两路,一队深入居民区,围绕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倾听群众心声;另一队走进畲族蓝家,沉浸式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生活风貌。

调研发现,池溪镇汉族与畲族长期和谐共生,当地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在补贴、福利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重点支持,有效激发了畲族文化传承活力,提升了跨民族文化认知与参与度。当前,池溪镇民族融合氛围浓厚、团结基础扎实,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工作仍是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image005.jpg

青春作答 实践育人

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星”实践队以“产业调研+文化传承+民生服务”为主线,在文港镇与池溪乡的田野间书写青春答卷。

从精微雕的匠心、毛笔的文脉到产业的脉搏;从留守儿童课堂的心灵关怀、梦想启航到民族团结的深情共鸣——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肌理,用行动联结民族情感,让理论之光照进现实土壤。

未来,南昌师范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特色,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与民族融合的征程中,勇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团结进步的践行者,让青春之花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绚丽绽放。

责任编辑:李诗语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巴以冲突:停火谈判即将恢复,以色
2 云端来信‌(外一首)
3 马斯克成立美国新政党“美国党”&
4 英国崇正总会纪念香港回归祖国
5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
6 南昌新建:“新火”赋能农品“出圈
7 翰墨飘香游西藏——读许文舟《西藏
8 暴雨中的 “数字弃儿”
9 共商大湾区协同发展 &
10 天津: 路面凸起将维修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