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可通神醉亘古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338) 艾 慧 酒可通神醉亘古,美能润灵妙千秋。 哲命穷疑醒心慧,欲终纵魔祸横流。 2023.09.07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深度与警世意味的绝句。容笔者试作如下鉴赏解读—— 张力对比,哲思深邃
“酒可通神醉亘古”vs“欲终纵魔祸横流”:开篇以“酒”的超越性(通神、醉千古)与结尾“欲”的毁灭性(纵魔、祸横流)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精神升华与欲望沉沦的终极对立。 “美能润灵妙千秋”vs“哲命穷疑醒心慧”:第二句“美”的永恒滋养力(润灵、妙千秋)与第三句“哲”的艰难求索(穷疑、醒心慧)形成另一组对照,展现了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与其过程的艰辛。 灵欲之争,醒醉之辨
全诗核心在于探讨精神(灵/神/慧) 与欲望(欲/魔) 的永恒冲突。而提出的解决之道:通过“美”的滋养(润灵)和“哲”的追问(穷疑、醒心慧)来超越短暂的物欲沉溺(酒醉之幻象),最终指向精神的觉醒与永恒(通神、妙千秋)。 “醉”在首句是超越时空的“通神”状态,而末句的“祸横流”则暗示了无节制欲望导致的另一种“沉醉”(迷失),点明真正的“醒”在于哲学智慧的觉悟(醒心慧)。 警世箴言,意象宏大
“欲终纵魔祸横流”一句振聋发聩,直指无度欲望是灾难(祸)的根源,如同放纵心魔(纵魔),终将导致秩序的崩塌与苦难的蔓延(横流),具有强烈的现实警示意义。 此诗不仅用词精炼有力:“通神”、“润灵”、“穷疑”、“纵魔”、“祸横流”等,高度浓缩了复杂哲思;且时空跨度宏大:“亘古”、“千秋”将思考置于历史长河,凸显命题的永恒性。 吕国英此哲诗,以酒神之醉喻精神超越,以美之永恒润泽心灵,更以哲学穷疑唤醒智慧。全篇精警凝练,直指灵欲根本冲突:沉溺物欲终纵魔酿祸,唯借美育哲思方可达至通神妙境,醒心慧于千秋。是警世箴言,亦为精神升华之导引。 附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十余部、艺术评论上百篇,撰著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