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人文万象
 
民俗视角下的历史探寻 ——评王长华《历史的“横切面”:民间传说验证沧桑变迁——走进白玉玲文化博物馆》
时间:2025/7/1 9:51:38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刘伟

作者刘伟,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国家级非遗会宁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主编《关陇剪纸研究》《会宁剪纸》,曾受文化旅游部委派,赴以色列等国讲授中国剪纸艺术。

 

王长华的这篇文章,以参观白玉玲文化博物馆为契机,巧妙融合民俗传说与历史研究,为读者呈现出独特的历史探寻路径。

文章开篇援引傅斯年先生的学术理念,强调历史研究应跳出“纸面”,到民间、到古文化遗址去挖掘素材,这一理念为全文奠定了学术基调,也点明民俗学考察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以白玉玲文化博物馆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博物馆背景及白玉玲老人的生平与创作,其从苦难中成长,凭借天赋与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创作诸多作品,这些作品成为连接民俗传说与历史探究的重要载体。

白玉玲文化博物馆已成为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王长华 摄.JPG

白玉玲文化博物馆”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基地  王长华  摄

在对民俗传说的挖掘与解读上,文章聚焦鱼族、狼族传说,将其与历史考据相融合。通过分析古庆州府地质历史、古代民族图腾(如以狼为图腾的大戎等民族 ),尝试从传说中窥探历史隐秘,探讨鱼族、狼族部落与古代民族、环境变迁的关联,论证传说背后可能存在的历史真实与文化意义,体现民俗传说对历史研究的补充价值。同时,引入气候变化对人文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民俗传说所反映的社会变动与环境变迁的关联,让民俗与历史、自然科学多维度交织。

纵观全文,作者践行傅斯年学术理念,为历史研究拓展民俗视角,让民间文化遗产成为历史研究的鲜活素材,启发读者重视民俗在历史考据中的作用,是一次民俗与历史交融研究的有益尝试,为相关领域探索提供了独特案例与思路 。

刘伟先生近照.jpg

著名剪纸艺术家刘伟先生近照



责任编辑:王长华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天津】天朗之声文化志愿服务总队
2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老年书画研究会
3 组图∣中华词坛:文玲锐《满江红•
4 朔州煤电公司举办2025年“安全
5 晋能控股集团“致敬奋斗者 聚力再
6 吕国英:宇空咫尺脉动妙
7 组图∣中华诗坛:周渚彬《续唱山歌
8 吕国英:帝都无间道
9 吕国英:梦中复真皆殊愿
10 组图∣中华诗坛:珮子《“七一”感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