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发自内心的“我不想输的那麽肉酸,我不想没有打出香港精神”在网上火了。就凭这一句,巴黎奥运给香港人最大的启示不仅是奥运金牌的耀眼夺目,更是江旻憓在逆境中奋起演绎的“香港精神”。这告诉正处于经济逆境中的香港,江旻憓可以,香港也应该可以?
2024巴黎奥运会“击剑、跆拳道运动”的比赛场地选址“巴黎大皇宫”,作为巴黎经典地标,室内壮丽的玻璃穹顶高高耸立在大厅,古典又优美的艺术空间,被称为奥运最美的比赛场馆之一。江旻憓在上场前就想著,如此美丽浪漫的场馆比赛,绝不能输,要打出香港精神。凭著信念和实力,她在巴黎奥运会女子重剑个人赛中勇夺金牌。 拿破仑有一句经典语录: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要当将军就要不断打胜仗。同理,一个不想夺冠的运动员就不是好运动员。江旻憓以拼博精神取胜,也因此成为本届巴黎奥运最美丽的运动员之一。 激励一个运动员在落后的状况下涅槃重生夺下金牌,江旻憓是在演绎香港人一直引以为傲的一种特有“精神”。特首李家超赞赏江旻憓在曾经落后1比7的情况下锲而不捨、后来居上,充分展示出她的无比努力、毅力和决心。尤其是江旻憓那一句“打出不会放弃的香港精神”,令特首都很受感动和鼓舞。 香港人喜爱跑马,在赛马场上,不仅跑马的骑手,包括每一位马迷都期待著要夺冠要赢。“香港精神”就是代表著香港人不服输一定要赢的内在动力,是香港市民集体身份认同和凝聚力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竞技场决胜负,最容易演绎众望所归的香港精神。当年李丽珊的滑浪风帆夺冠,香港社会著实将运动连繫上“香港精神”热闹了一番,令香港人兴奋。 但香港精神不仅是香港的体育精神而是一种社会精神。有人解释说,香港精神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拚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也是香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香港演绎的发展就是一部香港精神发扬光大的精神写照。多少老一代的香港人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发挥聪明才智,历尽千辛万苦,创造出今天的辉煌业绩。 确实,香港各界不泛香港精神演绎下取得成就的励志故事。在商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霍英东博士于1922年出生于香港一个贫苦家庭,用40年时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李嘉诚卖塑料花起家成为世界华人首富;在政坛,好几任行政长官都出身寒门,靠自身努力力排艰难而非“子凭父贵”。香港本身更是从一个小渔村,凝聚了大量移民的拼博成就和智慧取得国际大都市的美誉。 记忆犹新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伊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际金融炒家三度狙击港元,在汇市、股市和期指市场同时采取行动,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币利率急升,恒生指数暴跌,从中获取暴利。香港展开金融保卫战一决胜负。特区政府顶住了国际金融炒家空前的抛售压力,独立支撑托盘,最终挽救了股市,有力地捍卫了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保障了香港经济安全与稳定。这当中有香港的实力、香港政府官员的智慧,自然离不开香港不服输的精神。 如今,香港又到了存亡考验时刻。经历了2019年的社会动盪、三年疫情,遭遇西方社会不断抛离,楼市、股市、消费持续低迷下,香港何去何从?该到哪裡找“香港精神”?成为摆在政府官员们面前很现实的问题。 受经济同政治因素影响,近年来,恒生指数一路下滑,从3万多点跌至最低1万5000点,之后反弹到1万7000点左右,但仍未能回升。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显示,自2021年起,外国机构对港股嘅参与度下降咗三分之一。很显然,香港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股市萎靡不振的重要原因。 据明报报导,香港同英美等传统经济伙伴愈行愈远,对中国市场依赖加深。因此,各界希望北京能对香港“放人放水”,以刺激本地零售、餐饮同金融市场。政商界及特区政府内部,一直期望中央容许内地社保基金及养老金投资港股及其他金融产品,有财政官员上北京专门讨论此话题。 先不论内地社保基金及养老金投资香港是一个多麽敏感的话题,如果港府真有此念头,那肯定不是香港精神,只是再做“伸手派”而已。 如果这是事实,香港今年已经第三次向中央伸手要支持了。前不久,为增加赴香港的游客,北京不断放寛赴港自由行城市。2月,西安、青岛启动赴港澳自由行措施。5月,再多8个内地城市实施赴港澳个人自由行,自由行城市已增至59个,涵盖内地所有省会城市。 应香港要求,自7月1日起,香港、澳门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行李物品免税额度提高至合计人民币15000元,以提振内地游客对香港的消费贡献。对香港,中央几乎就是有求必应。但香港不能因此而成为伸手派,什麽都向中央伸手要,忘记了香港还有自身的优势,忘记了还有“香港精神”。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多次提及香港: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 三中全会再一次强化了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香港应该以制度优势为己长,服务中国走向世界。发挥这一作用,香港不应该注重国家援助,而是在特有的制度体制下,立足完善香港的自由环境和提高自身的服务能量,只要香港自己做好了,筑巢引凤蝶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