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广东省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大会在清远英德召开。会议期间,21家民营企业分别与全省各地的21个帮扶村签订《广东省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行动乡村振兴村企共建协议书》。
据悉,近年来,广东省工商联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怒江行”“临夏行”“南疆行”和“精准扶贫西藏行”“民营企业南疆行”等一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共发动2442家民营企业及商(协)会参与对口帮扶;企业实施项目3844个,投资金额78亿元,对接帮扶贫困村3616个,带动133.2万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9月以来,我省共11179家民营企业投入总金额超过15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8221个。其中,8728家民营企业参与省内帮扶,投资80亿元。共有3452家广东民营企业以高效农业、特色养殖、民俗旅游、田园综合体、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种业态参与产业帮扶,占帮扶企业总数的40%,产业帮扶人数64.68万人。
据民营企业代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严居然介绍,温氏从中国养殖业实际出发,开创性创立“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广大农户通过发展现代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近十年,公司合作农户养殖收益超600亿元,户均年收入达到18万元。
据英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杨彬介绍,截至目前,共有249个企业一对一精准帮扶英德249个行政村,投入帮扶资金约3.42亿元,超过6.67万人受益,推动英德市农业初步形成了以英德红茶、清远麻鸡、英德麻竹笋为主导的“3+X”特色产业体系,形成了“引资共建、产业共建、乡贤助力、平台共建”四方面成功经验。
近年来,清远市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引导广大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有效推动“万企兴万村”,实现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形成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互促互进的“清远模式”。
清远市委书记殷昭举表示,所谓“清远模式”,一是镇村工厂“四定”模式。比如佛冈万兴公司立足清远劳动力密集、距离大湾区近的优势,按照“四定”的发展思路,选择镇村设立多家工厂,就近吸纳员工2万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企业也做到了20多亿元产值。碧桂园集团在清远开展“整县帮扶发展”,设立一批“镇村工厂”,不但解决了招工难问题,还推动了企业发展。二是企农直联“六统一”模式。清远农产品资源丰富,比如麻鸡、红茶、麻竹笋、桂花鱼等9个品类入选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再加上距离珠三角核心消费市场非常近。三是乡村民宿“532”模式。即农民投资民宿、品牌酒店负责经营管理、村集体负责治安管理和秩序维护,民宿经营收入按“5:3:2”比例进行分成。清远市举办全省首次乡村民宿招商会以来,新增民宿超过1000家。现在,乡村民俗已经成为清远市的农业产业新业态。
农村电商“1+2+3”模式同样是乡村振兴“清远模式”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清远市大力建设云计算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腾讯、京东、阿里等大数据基地,其中,投资300亿元的“腾讯基地”,已经上架服务器超万台。有了这些新基建的基础,让清远农村电商走上了“高速路”。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宁生、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雷彪出席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