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 > 名家專評
 
真情为韵 风骨为魂  --吴晃先生《田野蛙声》读后浅评
时间:2018/8/18 18:22:22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李硕洪

IMG_1645.JPG


吴晃先生《田野蛙声》这部诗词集是数十年来他歌吟的荟萃。细读起来,其分类为绝句、律诗、竹枝词、词作,尤以山水田园、唱酬、反腐诗词居多。它们全面、立体地展示了作者诗词的特色。拜读全集,绝句237首、律诗509首、词作39首、竹枝词58首,共842首。

吴晃先生是位中医主治医师,古文根柢很扎实。中医师较多是古体诗词能手。在当下浮华躁动、一些人一心追求物质享受的情况下,像吴晃先生这样保持一份清醒、一窗清静、一腔执着、一片独立与自尊,为弘扬国粹而孜孜追求、笔耕不倦的人,特别受人敬重。

我认真细读,觉得他的诗词有如下显著的特色:

 

一、竹枝词和绝句以健康向上的情绪和明丽的山水田园色彩,展示了他质朴淡远的风格。

 

竹枝词起源于古代巴渝一带,经唐代刘禹锡等诗人有意学习民间俚歌俗调加工而成的诗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如今,在惠东,有一批活跃的诗人群体自觉运用竹枝词和绝句这一载体,写出了许多好诗,而吴晃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他把客家山歌的元素糅进来,熟练地掌握了赋比兴等技法,信手拈来,便极富诗意,也出现了在全集总数量中绝句和竹技词占到近三成多的一个突出现象。他不仅对这两种形式运用自如,而且赋予了时代的内容。如“古榕树下品新茶,蒲扇轻摇兴味奢。漫道今年村选举,从兹黎庶学当家。”把村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民主进程的深入,用一个镜头表现出来,十分自然贴切。如今,青年农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如何生动又真实地用诗歌反映它,能看出作者的文学根柢。他写道:“二棚稻谷一栏牛,老汉捋须暗点头。小女打工牵婿入,呼邻迓戚醉千瓯。”这类写打工情况的作品,如《思郎》、《家书》、《闺怨》、《村妇》等,都以浓郁的生活味展现了青年农民外出打工对家庭生活的影响,这又能给决策者如何解决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农民打工赚钱回乡盖房,他写出了《建新房》“阿妹抛砖哥砌墙,新圆旧梦喜评详。三间正屋初成后,哥问要廊不要廊。”其中“廊”即“郎”, 民歌味十足,把个俏皮的农村小伙与心上人相互戏谑的生活写得很有风趣。

如果说竹枝词是“俗中见雅”,那么,绝句则表现“庄中见巧”。吴晃先生深得其妙。他的《山村小景》“溪山夕照起炊烟,断续蛙声到耳边。腊肉黄鸡红米饭,饱餐陇上看秧田。”《春日农村即景》“碧树红桃万点明,无边新绿满山情。陌头嫩草鸣黄犊,入耳蛙声又雨声。”一个静谧安祥的农村景象展现眼前。这里面分明可见吴晃汲取陶渊明、范成大田园诗的精髓,又注入了新时代田园诗的意境。读他的竹枝词和绝句,你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吴晃先生是这一诗歌形式运用自如的高手。

 

二、他的七律等诗词广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而表现其诗词整饬工稳的特色。

 

近代知名学者王国维说:“散文易学而难工,韵文难学而易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就是说绝句看似四句容易入门,其实要写出别开生面的意境是十分不易的;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工整,不能应付,要有新意也是难写的。

吴晃先生的诗词很注意意境的营造。《蛇岁初春绝句》“淡烟晴日漫帘栊,春色依人放嫩红。客为看花频载酒,碧桃妆未问东风。”首先是颜色上给人一片明丽的亮色,春烟是淡的,桃红是嫩的,桃叶是绿的,真是欣欣向荣的景色。而把欲开未开的桃花形容为正梳妆的妙龄女郎,要问为何打扮,那是春天带来了盎然的生机。这就把早春写活了。

 

吴晃先生的诗词同样注意咏物中要体现“有我之境”。《和安徽刘梦芙吟翁〈梅花〉元玉》“傲雪新枝道岁残,孤山林鸟听琴弹。板桥吹播幽香远,铁笔描摹气节难。瘦不求怜同竹淡,艳非邀赏耐霜寒。毛公翰苑留佳句,笑到花丛更好看。”从这首诗和另一首《初春赏梅》里,人们看到了寒梅挺拔、潇洒、高洁、孤傲、耐寒、抗争等综合品格。这既是对梅的赞颂,更是作者心灵在梅魂上的投射,一种清新、高雅的君子形象便在阅读中油然而生。

对于纪游和风光诗词,一些人只是像拍照样地描摹,而吴晃先生是把自己心迹带入其中。如《登东方明珠塔》“三球连串半空悬,金塔如锥势接天。我把明珠抛碧海,溅来星斗落襟前。”后两句就不是实写,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丰富了这一景象的立体感。一般来说,诗庄、词雅、曲俗,吴晃先生深得其中三昧。如《临江仙·春雨》:“堤上绿阴频滴露,梢头疏柳含烟。秾桃郁李雨丝牵。小园新翠涌,百卉尽开颜。    润泽群芳齐竞放,枝枝朵朵争妍。迎眸春色已斑斓。云深诗韵远,郊野碧连天。”便十分贴切地表现了春雨润如酥的景象,也看出词雅的特色。

 

IMG_1646.JPG

 本文作者李硕洪与《田野蛙声》作者吴晃(右)在中山小榄菊展中合影

 

三、吴晃的七律中唱和诗较多,这是他诗歌意境翻新的又一特色。

 

对此,不能不多说几句。诗词唱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就是以诗词为形式进行的引发、应和,统称为诗词唱和;原唱与因原唱诱导、触发而创作的能够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构成相互照应关系的诗词,称为唱和诗词。但历来对唱和诗毁多誉少。然而,它却长盛不衰,为何?白居易就自称其诗中:“得隽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尝能发也,所以辄自爱重。”古代的韩愈和孟郊的联句、元稹和白居易的唱和、苏轼的《和陶诗》,以及南宋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三家《和清真词》等能流传至今,而今唱和诗词能成为格律诗词中一种光大的现象,说明唱和诗是有生命力的一种写诗形式。唱和的渊源起自原始人劳动的呼应,到孔夫子时,他时常“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真正以唱和诗词形式出现的作品,则是到了东晋才出现。至唐而宋,达到鼎盛,之后历唱不绝。

从吴晃诗词中看到,有同好之唱和,有同处之唱和,有同境遇之唱和,有同体验、同感慨之唱和,同声气之唱和,次韵、依韵,答赠、宴唱,洋洋大观;争奇斗胜,蔚为云霞。他与诸诗友的唱和中,意境翻新,更见功夫。诸位在细读他的唱和诗词中,能见到唱和相长、相发、相争、相举,而且他以惠东为原点,唱和辐射省外,直达国外的诗友中,这就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交流到世界。这里限于篇幅,不一一举例展开。如果吴晃先生没有很深的诗词造诣,是很难达到这一积极作用的。当然,氛围很重要。如果不是在惠东和他八方的朋友中有一批旗鼓相当、志同道合的诗人群体,唱和是难以为继,更难锦上添花的。

 

四、吴晃先生反腐诗词,展示了他诗人的然风骨

 

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写得有诗味,而不是政治口号押韵就可以了,检验着诗人的写作水平。《佛堂戏咏》就很好地用诗的语言刻画了少数贪官的嘴脸:“几尊泥塑庙堂中,念咒焚符各逞功。挤上莲台都是佛,争来金钵怎能空。法王脑满懒敲鼓,罗汉肠肥乱撞钟。解决凡间丁点事,香烟贡品舞春风。”廖廖几笔,入木三分。

我更看重吴晃先生反腐诗词的风骨。现在,写山水田园诗蔚为大观,而反腐诗对有的人噤若寒蝉,为啥?杨子怡教授论诗时语重心长地说:“余治诗有年,深知诗首重风骨。风骨懔懔,其格自高。人有风骨,诗则清刚矣。骨正则气清,气清则诗醇也。故刘彦和尝云,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余为诗亦重风骨,不慕大王之风,不趋元规之尘,不跟时俗之风,不高浮薄之气,不参权贵之班,不敲绮靡之韵。吟咏系乎生民,寄兴关乎国运。” 吴晃这方面的诗,不仅在《步和湖北廖国华诗家杂感三十首元玉突出表现了他的清刚,在其他诗中也展露他的峥嵘头角。为把诗词“美刺”功能保全和发扬光大,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正是有了吴晃这类诗词,才使他的诗词能为世存史,为今后写史之人考证留一佐证。

 

纵观吴晃先生的诗词,实能窥其道德、情操、风骨、阅历、根柢、才气、艺术修养于字里行间。他对家乡的眷恋、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亲友的牵挂,对腐败的痛恨,让我们从中受到了许多教益。为此,我把读他诗词的心得写出来,以为读者抛砖引玉。

 


责任编辑:Zeng Di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天津:五一文明行,志愿伴你游—记
2 江苏徐州:关于睢宁县邱集镇滨河幼
3 怀仁市多措并举应对极端天气 全力
4 怀仁市新联会社会服务团成立
5 怀仁市举办纪念“双百年”全市职工
6 中華時報授權書
7 中華時報聘書
8 天津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张梦瑶被授予
9 五一假期志愿行 护涌环保展风采—
10 【山东】沂源县悦庄镇   文明新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