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经济观察
 
中企海外并购逆势增长 首5月金额超去年全年
时间:2016/11/20 22:48:46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administrator


在全球经济低迷态势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逆势增长。瑞银集团中国区负责人及总裁钱于军昨日透露,今年前5个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已达1250亿美元(约9696亿港元),基本与2015年全年1280亿美元(约9929亿港元)的规模持平。根据瑞银最新预测,2016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跨境并购的总金额应该在1600亿到1700亿美元(1.24万亿港元到1.31万亿港元)。他预计,下一步中企“走出去”步伐还将加快。

  瑞银预测,在投资地区分布上,中企海外投资的项目中,已经有64%,也就是2/3在发达国家市场,只有1/3是在发展中市场。对于中企“走出去”的原因,瑞银对客户的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中企是为了垂直整合和横向扩张这两条。

  进500强企业逐年增

  钱于军昨在2016年凤凰财经峰会上表示,非常看好中国企业在垂直扩张的走出去。他举例近几年化工行业的并购,世界的大宗商品化工里面有一句话,中国人能做的基本上别人就不要进去了。因为我们的成本优势,综合原来的劳工优势,很多化工品最后收购方都在中国。比如今年最大的中企并购案就是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并购金额达到430亿美元(约3335亿港元)。

  钱于军坦言,中国企业进入500强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但是只是规模大,并不一定做强了。很多一线央企在H股上市,尽管他们在恒生指数的分量很大,但是长期估值不是很高。这些企业“走出去”动因则是走向国际,把风险分散。如果中企“走出去”坚守本行,只做主业相信一定会成功。比如国家电网收购巴西电网,中石油把老油田开发技术带到非洲和拉美国家,这些走出去项目都是用非常低投入获得了很高的回报,创造了价值收入,下一步这种并购还会继续。

  “出海”应坚守主业

  对于未来“走出去”的模式,钱于军认为,中企海外投资还应该以企业行为为主,利用好上市公司的平台。他认为,只有上市公司受到过资本市场的洗礼,接受公众股东的长期监督和监管当局的监管。上市公司的投资如果过不了数字关,过不了产业的逻辑,投资项目是不会被通过的。“资本好像是很无情的,也是逐利的,但是资本也是最理性,只有理性才能达到逐利的目的。”钱于军说。

责任编辑:administrator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临江仙·摹倪瓒《渔庄秋霁图》有感
2 吕国英:爱恨情仇怨
3 吕国英:大艺无中生有
4 吕国英:云洗苍穹碧
5 强化老挝国家标准领域合作&nbs
6 【山东】八方聚力助振兴  沂源乡
7 【山东】13分55秒07!沂源小
8 山西平鲁区残联:上门办证暖人心 
9 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举办骑行活动庆
10 群英汇聚,精彩开杆!第二届南沙斯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