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文化大观 > 文化遗产
 
寻访国父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城足迹
时间:2016/9/2 10:20:32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cnahk

2.jpg

 图为中华时报社社长、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

    中国国父孙中山一生都在革命,槟城是他走过的革命事业重要据地,乔治市是他掀开辛亥革命序幕的地点。1905年至1911年期间,孙中山至少踏足槟城5次。为获槟城华人支持,孙中山1910年将设在新加坡的同盟会南洋总机关部迁到槟城,在打铜仔街的庄荣裕召开极具历史性的“庇能会议",策划1911年3月的黄花岗起义,随后掀起辛亥革命,影响中国历史和全球华人命运。

3.jpg

    图为中华时报社社长、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

与深圳保利曾总一起乘着三轮车开始寻找国父在槟城的足迹

4.jpg

5.jpg

6.jpg

    在槟城,只要是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建筑,外面都会挂着“槟城孙中山史迹巡礼”的牌子,其中,有两座专门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地方,分别是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和孙中山纪念馆。

7.jpg

    12月,孙中山又在此创办《光华日报》,为革命作群众和舆论准备,如今,这份报纸已经成为世界报业史上发行最悠久的华文报。

8.jpg

    当年的阅书报社今天已成为槟城孙中山纪念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孙中山的革命足迹。马来西亚总理府2010年曾拨出专款资助设立孙中山纪念馆。纪念馆馆长庄耿康的父亲庄春华曾长期追随孙中山在南洋从事革命事业。庄春华于辛亥革命前加入新加坡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到马来西亚四处筹款以资助革命活动。在槟城基地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讲述了槟城当地的华人对孙中山先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说是恩情更为确切,没有孙中山就没有当地的华文教育,更没有当地华人的发展,孙中山在马来西亚为华人延续了中华文化。这座博物馆至今也有人住在里面,但一楼依旧保持着当年庇能会议的样貌,所有的家具都是可以触摸的。这是座非常不起眼的小房子,但就是这样的房子,吸引了中共两任领导人的关注,胡锦涛和习近平都曾经到访过这里。

    关于孙中山辗转来马,最后将革命基地转移到槟城的经过,必须从孙在新加坡的遭遇先谈起。

    孙中山于1900年曾经到过新加坡,受保皇派指控涉及谋杀,在新被扣,请林文庆协助才脱离了该纠纷。他于1905年再次抵新时,认识了林义顺、陈楚南等人。因为在美国檀香山时就看过宣扬先进思想的《图南报》,对在新加坡推展革命事业燃起了希望,遂有意在新组织同盟会。

    孙中山于1906年年初抵达吉隆坡,由陈楚南等人从新加坡带领乘船而来,从巴生港上岸,想向当时的大矿主寻求经济上的支持。例如他曾与陆佑见面,极力说服后者捐助一批革命军费,结果陆佑为了避开麻烦,一分钱都没给。同年,孙来槟城之前先到怡保,富甲一方的大矿家胡子春(1860-1921)放风说要干掉他,孙连夜撤走。

    孙中山第一次抵槟是1906年,可是诸文献都没有注明确切的日期。当时新加坡的邱宜领写信建议孙中山到槟城募款,原本打算要见邱汉阳(邱天德之子),邱氏不敢接见他,后来由吴世荣、黄金庆、熊玉珊、陈新政、邱明昶等在位于中路门牌65号的小兰亭俱乐部设宴款待,赴会者七至八人。孙中山发表了小演讲后受到一些保守的商人攻击,指他“无父无君”,是大逆不道的“造反”。

    孙中山开始到槟城宣扬革命的过程,并不顺利。可是,他仍然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

    庇能会议改变中国命运

    孙中山因长年在海外为革命筹款而在各国间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但也因此被许多国家拒绝入境。自第一次广州之役后,香港就拒绝他入境,新加坡、安南、暹罗、日本政府也曾逼迫他离境,这些都是将革命后方转移到槟城的因素。

    孙中山由于多重因素而考虑将革命基地移到槟城,例如《明报》因基金问题而停顿,章太炎要求借济,同盟会却苦无资金。

    孙中山原本以为可以从美国长堤(Long Beach)的何马里(MajorLee)那里获得一笔借款,结果落空了,无法购得起义的军火和其它必需品,因此才有另觅筹款基地的打算。

    中山最后一次抵槟是1910年7月19日,这时候孙已将中国同盟会南洋总机关部从新加坡搬到槟城来,槟城遂成为华侨革命的总枢纽。面对一连串的起义失败及同志们的殉难牺牲,中山先生心情沉重,面对各国打压及清廷的追缉,其处境更艰难,当时的士气非常低落。

    1910年11月13日,庇能会议在柑仔园门牌400号召开,孙中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激发革命党人重新奋起。据说孙演讲时声泪俱下,在场人士无不动容,即席筹得8000余元。

    庇能会议的召集,决议要发动广州革命,促成了广州3月29日之役。英勇捐躯的烈士,于1918年时葬于广州黄花岗,并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自此“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成了家喻户晓的事迹。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30多人系来自南洋各地的华侨,仅来自槟城的就有陈文褒、罗仲霍、李雁南和周华四人。不少华人华侨为支持孙中山革命倾家荡产,甚至献出了生命。他们以纾国难为己任,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

    广州之役虽然以惨败告终,却是历来武装起义中表现最勇敢和壮烈的一次,也对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产生重大的影响,并最终将中国从封建帝制中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民主的建国之路。

    孙中山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实属有感而发,感同身受。但是,是什么感召着华侨的爱国之心?答案无疑是孙中山。正是这位伟人的存在,才有了华侨为国出力的决心和恒心。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期里纳吉指出,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念,至今仍在世界适用。我们一代代先辈就是为了追求建立“三民主义”而奋斗不止,当今大多是些庸庸无为,稀泥抹光墙之辈,光想过不劳而获的好日子。别人去追求梦想,还冷嘲热讽地说,追求无戏,追求啥呢?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曾有着文景之治的大汉帝国、开元盛世的大唐帝国、康乾盛世的大清帝国等也就一一走向灭亡了,大家好好想想,人治能治理好国家吗?


相关链接:

                【社会万象】槟城亮丽的风景线-人力三轮车

                【中华文化】今晚相聚在“不褪色蓝屋-广东客家人张弼士故居”

                 美术翰墨中华情--美术交流展”包头开幕 五地艺术家欢聚鹿城

          【美术“翰墨中华情——港深澳•台湾•包头五地美术交流展”鹿城开幕

          【文化经纬甲骨学发展史馆成立 历史名人后裔齐相聚

          【旅游】 曾晓辉等参观「东方艺术殿堂」的台湾三峡祖师庙

          【宝岛风情曾晓辉在台与陈逢显等进行艺术交流

          【宝岛风情曾晓辉访台湾阿黎氏沉香会馆

          美术中华时报社长曾晓辉拜访香港旅法油画家林鸣岗

          文化经纬艺术家林鸣岗、曾晓辉等到二浪湾采风

          文化经纬曾晓辉等到大港油田采风并看望朋友

          文化经纬曾晓辉拜会蔬果艺术雕刻大师安歴泰

          【社会民生尹石、曾晓辉等到「中华时报宜兴基地」调研考察

          文化经纬盘县丹霞山护国寺办开光祈福法会 洗尘长老曾晓辉等出席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通讯社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南丁格尔薪火
2 “五一”红旅焕新彩  “井博”圈
3 津门匾魁蒋玉麟,守护瑰宝传承人
4 津门匾魁蒋玉麟,守护瑰宝传承人
5 【山东】五一“进淄赶烤”热潮再启
6 南麻街道浇花泉村、河南村10千伏
7 青年演员李家亮“五一”寻访红色踪
8 天津:五一文明行,志愿伴你游—记
9 【山东】“醉美南麻夜 共庆鲜啤香
10 怀仁市公安局召开“五一”假期“四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