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文化大观 > 瀚墨人生
 
今晚相聚在“不褪色蓝屋-广东客家人张弼士故居”
时间:2016/8/30 11:59:15      来源:中华时报     作者:cnahk

1.jpg

    今晚,“亚洲艺术推展联盟2016年会”东道主马来西亚为我们举办盛大欢送晚宴,且在槟城“不褪色蓝屋-广东客家人张弼士故居”举办,难得一睹曾在法国电影《情证今(Indochine)》中亮相~通体的蓝色,保存得十分良好,装潢和布局非常的精致,那时候的豪宅。

    看来马来西亚主办方是有精心的准备,给与会的各国代表一个惊喜。特别是中国代表倍感亲切,在异国他乡能见到中国客家古建筑,这么熟悉客家文化,尤其我与张弼士同是客家人,倍感温暖和感动。晚宴安排在张弻士故居二楼大厅,晚宴出品是中西合壁的菜肴和上等紅酒,席上来自法囯等欧洲演艺界的大腕和老板、亚洲演艺界领军人物、大学教授、专家等参会代表齐聚在一起共享美好时光,高谈阔论,大家都相约来年泰国再聚。

2.jpg

该建筑曾在法国电影《情证今生(Indochine)》中亮相。

3.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入蓝屋

4.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与深圳保利剧场曾总合影

5.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与国际演艺界大腕交流

6.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与菲律宾教授、法国演艺老板在酒会上

7.jpg

各国的代表参观蓝屋

8.jpg

各国的代表参观蓝屋

9.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

与日本籍本届亚盟主席、马来西亚演艺首领、法国演艺界大腕等在蓝屋

10.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与广州张总、深圳曾总在蓝屋楼梯上

11.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及广东演出协会代表在蓝屋

12.jpg

13.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与惠州孔总、深圳曾总在蓝屋

14.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与菲律宾同行在蓝屋

15.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在古图前留影

16.jpg

韩国歌手即兴高歌在蓝屋上

17.jpg

18.jpg

    马来西亚乔治城槟城是一个富足、和谐,以华人,尤其是福建人和潮州人为主的地方。百岁老洋房、小街巷、深院落、伊斯兰教的祷告声、佛教徒喃喃的诵经声……这些在海南岛似乎已被遗忘,但是在乔治城却是居民的核心生活。东南亚一带这样的以华人为主的城市也有不少,但多渐次沦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乔治城算是这之中保留最完整、规模也最大者的一个。

    槟城这种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居住的格局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华人用了很长时间才争取到自己的位置,然后与印度人、马来人和平共处,这些百岁老洋房、故居便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和承载体。

    蓝屋是一间传统的老宅。顾名思义,蓝屋通体蓝色。槟城盛产蓝花IndgoferaArrecta,花汁经加工后变成浆汁,用心者便将浆汁晒制之后酿制成颜料,然后涂于墙身。上世纪二十年代,莲花河路一带都是蓝宝石般的屋宇。但如今只剩张弼士故居(CheongFatt TzeMansion)这一座。蓝屋建于1897年,花费7年的时间才建竣。它占地53千平方英尺,建筑面积为34千平方英尺,共有38间房、5个天井、7个楼梯及220扇窗,由此可见蓝屋规模之大。蓝屋是东南亚现存的最大的清代中国园林式住宅,历史价值,可见一斑。但随准张弼士在1916年过世,其子女疏于照顾,终究日益损坏。1989年,槟城一群古迹保护人士,买下这栋破旧的古屋,1991年全面整修,1995年焕然一新的“蓝屋”对外开放,除了提供民众参观,也开放客房让游客住宿,举行婚礼、晚宴及会议等。蓝屋最近一次的重修工程是在1995年进行。张弼士故居是整个大马风水最好的宅子,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古迹保护奖。

19.jpg

蓝屋大厅

20.jpg

蓝屋庭园

21.jpg

蓝屋楼梯

22.jpg

蓝屋侧门

23.jpg

中华时报社社长、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晓辉先生与日本人本届亚盟主席在蓝屋

    张弼士的一生:张弼士,1841年生于广东大埔县。曾是南洋首屈一指的富商,他第一个在海外开办华人银行,是第一个投资兴修国内铁路,还是享誉海外的张裕葡萄酒的创办人,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在他担任槟城领事期间,就住在今天的蓝屋,而他的传奇故事,也大多发生在这里。辛亥革命初兴,张弼士即鼓励儿子张秩捃加入同盟会。当革命党人在海外秘密活动时,张弼士便指示其南洋企业秘密援助,并通过胡汉民暗助孙中山30万两白银。辛亥革命爆发后,张弼士又向孙中山捐赠一笔巨款,后来他还给福建民军捐赠白银7万两,1904年又为东海海防捐筹巨款。张弼士1916年去世时,英国及荷兰殖民地政府为他下半旗致哀。

24.jpg

25.jpg

    进入蓝屋这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四合院,犹如走入时光隧道,庭院、楼梯、吊扇、保温壶、圆的玻璃镜、门牌钥匙,时光迅速倒回到19世纪。张弼士的故事、建筑物的结构、文化及历史都被浓缩在了老房子的皱纹里。

26.jpg

27.jpg

28.jpg

蓝屋的夜景

    现时只有彩绘玻璃和灯是原有的,其他家具都是由其他旧屋搬来。蓝屋里面的设计非常考究,连阶砖的图案拼法也有特别用意。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通讯社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南丁格尔薪火
2 “五一”红旅焕新彩  “井博”圈
3 津门匾魁蒋玉麟,守护瑰宝传承人
4 津门匾魁蒋玉麟,守护瑰宝传承人
5 【山东】五一“进淄赶烤”热潮再启
6 南麻街道浇花泉村、河南村10千伏
7 青年演员李家亮“五一”寻访红色踪
8 天津:五一文明行,志愿伴你游—记
9 【山东】“醉美南麻夜 共庆鲜啤香
10 怀仁市公安局召开“五一”假期“四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