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女娲听命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355) 艾 慧 天塌女娲听命,山阻愚公儆急。 河过桥留何用,磨卸驴可充饥。 谁言刍狗由宰?反噬愈染风习! 2023.08.02 颠覆与警示:吕国英哲诗中的文化批判与世相洞察 吕国英先生此首哲诗,虽寥寥数句,却如投枪匕首,直指文化内核与世道人心,以惊人的逆向思维和冷峻的笔触,完成了一场对经典意象的颠覆性解构,并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 全诗的核心力量在于对崇高神话与精神象征的彻底颠覆。 “天塌女娲听命”:女娲炼石补天,本是华夏创世神话中舍己救世的崇高象征。诗人笔下,她却成了“听命”的执行者;“山阻愚公儆急”:愚公移山,代表着坚韧不拔、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此句中,愚公成为被“儆急”(听令/应急)的对象。 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刺向赤裸裸的功利主义与人性凉薄。 “河过桥留何用”:过河拆桥,本是民间对忘恩负义行为的形象比喻。诗人以冷峻的疑问句道出,将利用价值耗尽后的无情抛弃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逻辑,其反讽意味更浓。 “磨卸驴可充饥”:此句将“卸磨杀驴”的残酷推向极致。驴子拉磨的价值被榨干后,不仅被抛弃,其残躯还要被“充饥”,连最后一点剩余价值也被无情掠夺。这是对工具理性至上、漠视生命与道义的沉痛控诉,揭示了世态炎凉与人性的极度自私。 由物及人,诗人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更广泛的社会不公与底层命运。 “谁言刍狗由宰?”:此句是对道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所偏爱,万物如同草扎的狗,任其自生自灭)思想的直接质问与挑战。诗人犀利地指出,现实中如“刍狗”般被轻贱、被宰割的命运,绝非自然天道的无情,而是人为制造的压迫与不公。是谁在主宰这“宰割”?答案不言而喻,直指社会权力结构中的操控者与剥削者。 最后,诗人以一声严厉的“反噬愈染风习!”作结,将全诗的批判推向高潮,并发出强烈的预警。诗人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弥漫于世的功利至上、践踏道义、漠视弱者的行为模式绝非孤立。它如同瘟疫,会不断扩散、侵蚀整个社会的肌理(“愈染风习”)。更可怕的是,这种压迫与不公累积到临界点,必将引发剧烈的反抗与报复(“反噬”),最终导致整个社会风气崩坏,陷入恶性循环的深渊。这是全诗最具震撼力与前瞻性的警示。 吕国英先生的这首哲诗,是思想锋芒与艺术凝练的结晶。他通过对“女娲补天”、“愚公移山”、“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天地刍狗”等根植于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经典意象进行颠覆性解读,撕开了包裹在崇高叙事与世俗智慧外衣下的功利本质、体制僵化、人性凉薄与社会不公。诗中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不仅是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反思,更是对当下社会病灶的精准解剖。结尾的“反噬”预警,如暮鼓晨钟,提醒世人:漠视道义、践踏弱者的行为模式,终将引火烧身,污染整个社会的精神土壤。 吕公此诗的价值,正在于其穿透表象的哲思力量与振聋发聩的警示意义。 附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十余部、艺术评论上百篇,撰著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