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灵瀚漠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350)
艾 慧
胡杨灵瀚漠,闲云诗天穹。
江海墨九域,星宿玄宇空。
万类衡生链,人神妙未明。
2023.09.25
天地剧场:谁在苍茫中执笔?
吕国英先生的六句哲诗,是掷向永恒时空的一道闪电。
大漠孤烟处,胡杨以三千年风骨在沙海中刻下生存宣言;九霄流云间,闲云以无形之笔将苍穹化为无垠诗笺。这组存在主义的对立意象——死亡的瀚漠与灵动的胡杨,虚无的天幕与具象的诗痕——揭示着宇宙的原始悖论:生命总在绝境中绽放神性,诗意常于虚空中孕育实相。
诗人继而泼墨乾坤:江海翻涌原是大地自书的狂草,星宿列张竟是天穹镌刻的铭文。当人类以“墨九域”的雄心挥毫时,岂知自身不过是宇宙笔锋下的墨滴?所谓文明史诗,仅是永恒星轨在时空卷轴上投下的瞬息流光。
“万类衡生链”的理性宣言未落,“人神妙未明”的认知惊雷已炸响。生物链的精密可被科学丈量,但当人类以神明之眼观测宇宙时,骤然在认知镜面中照见自身的混沌倒影——我们手握丈量万物的标尺,却量不尽意识深处的暗渊。恰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窥见神域,反被缚于自我认知的悬崖。
此诗终成一座以星尘为砖、谜题为梁的巴别塔。吕国英以胡杨为楔,将存在之问钉进时空:当人类在天地剧场扮演造物主时,可曾听见幕后的永恒提问——
你手中的剧本,是否正是你追寻的谜底?
爱因斯坦的箴言在此轰鸣:“我们能体验的最美事物,正是那些神秘本身。”立于“人神妙未明”的认知边界,我们终将领悟:真正的神圣不在破解所有谜题,而在对无垠未知保持永恒的敬畏。天地如卷,人类既是观星者,亦是星图间游移的未解符号。
这六行诗,终成浩瀚时空中的一座孤碑——碑文是叩问,碑阴是答案。
附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十余部、艺术评论上百篇,撰著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