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各地新闻
 
怀仁市多举措筑牢候鸟保护屏障
时间:2025/7/3 21:16:22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王相君

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7月3日山西讯(记者 王任 通讯员 熊质斌)近年来,怀仁市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立足本地实际,不断提升对候鸟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大候鸟保护力度,为候鸟营造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奏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乐章。

5.jpg

怀仁市深刻认识到候鸟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候鸟保护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核心要素,持续构建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多元布防、监管到位的候鸟保护工作运转机制。

怀仁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联合林业部门、融媒体中心,精心制作专题教材,借助公众号、黄金频道、幸福怀仁等平台,连续刊登播放保护候鸟工作的专题报道,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语言,真实展现全市候鸟保护工作的成效,并将法律法规宣传贯穿其中。林业部门抓住“义务植树宣传日”“世界湿地保护日”“世界爱鸟日”等契机,组织宣传队伍,制作宣传版面18块,在仁德广场、街心公园、人民公园等市民聚集场所,大力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930份、悬挂横幅53条。口泉河湿地公园建成670平方米的宣传长廊,配置41块不同内容的宣传专版,配备专门解说词,向社会大众宣讲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同时,精心定制印有野生动物及候鸟保护标语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扑克1490副、围裙570件、抽纸1210包、手提袋1130个,发放给往来游客,将候鸟保护教育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营造了浓厚的保护氛围。

7.jpg

根据怀仁市目前的森林资源与水资源分布现状,以芦子沟河、小峪河、大峪河、鹅毛口河、口泉河、秀女河、娘娘湾、令公湖和金沙滩生态经济园区、洪涛山森林公园、清凉山生态文物保护区等为布局,因地制宜建立候鸟保护网格巡查单元674个,配备专(兼)职候鸟保护人员1655人,其中基层1503人、林业部门152人。坚持定人、定岗、定责,严格落实巡查保护责任,确保常态化巡查不断档、全天候保护无死角。同时,全市建立市级总林长候鸟保护包联点11个,明确基层林长、副林长责任区277个,自上而下树立“一盘棋”思想,对照年度考核目标,将候鸟保护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8.jpg

怀仁市还注重标本兼治,提升候鸟保护效益,紧盯源头治理和优化候鸟栖息、繁衍环境,多措并举,成效显著。首先,拓展巩固湿地修复工程。近年来,口泉河等重要湿地保护区完成库区岸堤绿化13.6公里,播种芦苇、水葱等水生植物10800平方米,依托围网封育和促进自然恢复手段,扩大水源地植被恢复面积628.9亩,形成稳固的绿色屏障,推动水源质量持续改善,监测数据显示,口泉河库区水源质量全年达到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定的标准;其次,大力实施候鸟保护工程。去年到现在,口泉河湿地公园建设人工鸟岛3处,新增候鸟栖息、繁衍地2000多平方米;新建候鸟无线视频监控1套,核心区候鸟保护监测实现全覆盖;同时,结合森林草原防火、封山禁牧工作,怀仁市政府出台《关于禁火禁牧禁猎的规定》,林业行政执法队伍联合基层公安派出所,定期、不定期摸排利用毒药、电击、捕鸟网等工具以及夜间照明狩猎等违法行为,引导市民高度关注候鸟的栖息生存,主动参与候鸟保护工作。2023年以来,市民共救助各类候鸟38只,经林业部门专业救治,救助候鸟均成功放归自然,保护候鸟、珍爱候鸟已经成为全体市民的一致认知和共同行动。

9.jpg

目前,怀仁市湿地资源以植被茂密、水源丰富的特色,吸引了大批珍稀候鸟栖息繁衍。以口泉河湿地公园为例,野生动物达到5纲23目16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遗鸥、黑鹳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灰鹤、赤麻鸭等,口泉河湿地公园日渐成为珍稀候鸟乐而忘返的理想栖息地之一。

下一步,怀仁市将强化对县区野生动物保护人员的系统培训,提高队伍候鸟救助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大设施建设投资,在候鸟人工栖息地、监测功能的更新改造、植被的修复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持续推动候鸟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怀仁、守护生态家园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王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怀仁市多举措筑牢候鸟保护屏障
2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党员干部
3 怀仁文化馆:文艺汇演让老百姓笑开
4 怀仁市毛皂镇李家场村新时代文明实
5 组图∣中华诗词:容炜俊《七律•珠
6 组图∣中华诗词:容嘉鹏《七律•珠
7 黎平拥军行 情暖榕江抗洪兵
8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1225天:美国
9 容错免责与违法边界:一次基层治理
10 天津市西青区原副局级干部姜美武接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