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复真皆殊愿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334) 艾 慧 梦中复真皆殊愿,醉里掩虚纵笑谈。 非是幻境尘亦染,奈何内卷心无闲。 2023.08.28 吕国英先生此诗以“梦”与“醉”为镜,犀利映照现代人在虚幻与现实夹缝中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焦虑,直指“内卷”时代的心灵桎梏。 双重逃避的幻灭:“梦中复真”、“醉里掩虚”描绘了人类借梦境(复盘真实)与醉酒(掩饰虚伪)寻求慰藉或解脱的两种典型姿态。“殊愿”与“纵笑谈”暗示了其中寄托的期望与强作的洒脱。 无处遁逃的污染:“非是幻境尘亦染”是警醒之句。诗人指出,即便在看似脱离现实的梦境(幻境),现实的尘埃(压力、焦虑、物欲等)依然渗透污染,连最后的净土也已沦陷。 “内卷”锁魂的困局:末句“奈何内卷心无闲”是诗眼,也是时代症结的精准概括。“内卷”一词的现代性入诗,形成强烈冲击。它揭示出无休止的竞争与消耗,不仅挤压着外在生存空间,更深层地侵蚀着内心的宁静与闲暇,使人陷入“心无闲”的窒息状态。 深刻的社会批判:全诗超越个人感怀,是对当下普遍社会心理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它戳破了“梦”与“醉”的虚幻安慰,直指“内卷”这一结构性困境才是导致精神疲惫、心灵无处安放的根本原因。 哲思的凝练表达:语言高度凝练,意象(梦、醉、尘、心)对比鲜明(真/虚、幻境/尘染),逻辑递进(寻求解脱→解脱无效→揭示根源),在短小的篇幅内完成了从现象描绘到本质揭露的哲学思考。 吕国英此诗以古典诗的形式承载尖锐的现代性思考,深刻揭示了在“内卷”洪流中,人类借“梦”与“醉”寻求片刻安宁的徒劳,以及由此导致的心灵疲惫与精神空间被彻底剥夺的普遍困境。其价值在于精准捕捉时代痛点,以诗性的语言发出对心灵异化的叩问与批判。 附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十余部、艺术评论上百篇,撰著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