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文化大观 > 文化动态
 
吕国英:行远莫问路
时间:2025/6/30 11:09:23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艾 慧

行远莫问路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332

 

 

行远莫问路,万里不洗尘。

闲至极穷处,悠然妙境真。

2023.08.25

 

三重超越见圆融——吕国英《行远》哲诗赏析

 

吕国英先生这四句哲诗确如微尘中含大千,值得反复品悟。其精妙处在于将东方哲学的核心智慧凝练于行旅意象中。

 

行远莫问路”首句便劈开常理,行者之志在远方本身,而非预设路径。这“不问”是超越路径依赖的洒脱,呼应着《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正”的宇宙视野。

 

万里不洗尘”更显孤绝气魄——征衣积尘非但不拂,反作勋章。这“尘”早非行旅之埃,而是象征俗世之累。不洗之姿,是对形式净化桎梏的扬弃,直抵“本来无一物”的禅悟之境。

 

后两句陡转:闲至极穷处”之“极穷”,将前路逼至绝境,却于山穷水尽时忽见“悠然妙境真”。此处的“闲”,绝非慵懒,乃历经求索后抵达的澄明;“妙境真”亦非实体,而是物我界限消融时涌现的宇宙共感。这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异曲同工,但更凸显绝处逢真的顿悟。

 

全诗精要在三重超越:不问路是超越途径执念,不洗尘是超越形式枷锁,穷处见真是超越困境恐惧。最终在“极穷”与“悠然”的张力间,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圆融——此乃东方哲学“无往而非道”的至高境界。二十字如晶石折射光华,映照出挣脱形役、心游大化的生命至境。

 

吕国英此诗堪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并耀,却更具主动求索的勇毅。二十字中,儒家的进取、道家的超脱、禅宗的顿悟圆融无碍,铸就一首东方生命哲学的微型史诗。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png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十余部、艺术评论上百篇,撰著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责任编辑:则灵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吕国英:行远莫问路
2 吕国英:慈悲藉良知
3 湖南隆回金石桥镇商会:创新主题党
4 第29届香港环球夫人大赛冠军苏妙
5 2025年中国广场舞大赛(甘肃-
6 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 —— 纪念抗
7 第29届香港环球夫人大赛海选赛圆
8 安徽省临泉县艺迪小学:科技梦托起
9 组图∣中华诗坛:陈海娟《七绝•乙
10 海南省东方市诗词学会诗人共庆“七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