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节点,怀仁市应急管理局秉持着“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理念,积极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压实责任 筑牢防汛抗旱“责任堤”
怀仁市进一步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责任体系,压实党委政府防汛抗旱救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各项责任制。水利部门明确中、小型水库“五个责任人”和15条河流的防汛责任人并在政府网站公示,督促指导各水库管理单位修编“两预案一计划一规程”。建立河道堤防安全包保责任制,与河道流经的9个乡镇、29个相关村签订河道堤防安全包保责任书,确保河道堤防日常管护到位。应急管理局要求各责任人尽快了解防汛抗旱工作流程及职责,切实担负起防汛抗旱工作重任。同时,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依纪追究责任,如有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
强化储备 备足防汛抗旱“粮草库”
应急部门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13个,储备防汛组合工具60套、橡皮艇2艘、救生衣100件、帐篷99顶、汽油发电机组6台等防汛抗旱类物资。水利部门储备更新防汛物资,水库储备方石约5000方,铅丝网100平米,防汛沙袋20000条等物资。应急管理局和发改局联合出台《怀仁市市级应急救灾物资管理暂行办法》,提高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排查隐患 提升河道防洪“硬实力”
水利部门派出2个工作组,对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6座,堤防10处,水闸4座,山洪灾害防治自动监测站点12个开展汛前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5处并及时整改。开展河湖库“清四乱”行动,排查发现四乱问题3处,全部完成整改。对水库疑似问题图斑59处全部复核完成。组织开展大峪河和鹅毛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大峪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于今年4月份完成主要工程量,鹅毛河怀仁市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治理河道长度7.5km,保障沿河0.8万人、1.45万亩耕地的防汛安全,有效提升河道防洪能力。
监测预警 织密灾害防范“信息网”
大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促进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深度融合。完善监测手段,运用水库卫星遥感先进技术提高预警精准度。加强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建立信息报告员制度,推动监测系统应用向基层延伸。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风险隐患“一张图”,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对全市防汛抗旱自动监测站点进行巡检,利用智能视频监管平台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2024年完成全市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发展基层灾害信息员170余人,完善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责任体系,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户到人。
建强队伍 锻造应急救援“尖刀班”
目前,怀仁市防汛抗旱队伍形成以市消防救援大队、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等120余人的市级救援队伍为主,乡镇、街道187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和蓝天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为辅的抢险救灾力量体系。并与怀仁市瑞鑫吊装服务部等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区域应急联动,与周边毗邻县(市、区)签订《防汛抗旱应急救援跨区域联动协议》,联合开展应急培训,互派业务骨干参加训练,提升工作人员应急响应能力,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
怀仁市通过压实责任、强化储备、排查隐患、监测预警和建强队伍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力筑牢防汛抗旱安全防线。下一步,怀仁市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松懈地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怀仁市的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