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清晨,破晓的微光还在与云层僵持,湖南省信访局已迎来中央巡视组接访工作的收官时刻。大门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叩响,这里成了承载万千期盼的磁场。
推开玻璃门,汗味与纸张油墨的热浪扑面而来。大厅内,蜿蜒的队伍如沉睡的长龙盘绕,叫号机单调的提示音、工作人员的喊话声、群众的交谈声交织,喧闹得如同菜市场。每个人都攥着递身份证后领到的号码牌,指尖微微发颤——这张薄纸片,承载着对中央第三巡视组的殷切希望,可眼前熟悉的信访流程,却让希望蒙上阴霾。本以为到省里能与巡视组面对面倾诉积压的诉求,如今却又陷入无奈的循环,满心疑惑:怎样才能让巡视组听到我的声音?
等待时,我与身旁的阿姨攀谈。她生于1951年,白发诉说着岁月沧桑,眼中却藏着明亮的光。她抱着厚厚的文件夹,塑料袋里装着水和面包,俨然做好持久战准备。谈及信访,她轻叹:“我跑了二十年,年轻时跑到现在头发全白。以前信访局人挤人,材料交上去就像石沉大海,等一天也没个准信。”我问她为何坚持,她露出缺了半边的门牙,坚定道:“我相信总有解决的一天。现在条件好多了,有叫号机、有空调,还能网上交材料,方便太多。”二十年失望与希望交织,她的乐观执着深深触动了我。
思绪回到6月17日清晨,小区楼下打印店那台老旧打印机“哗哗”作响,时不时卡纸。店老板一边抱怨一边修理,看着满心五味杂陈。从打印材料的波折,到信访大厅的漫长等待,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在这个大厅里,无数像阿姨这样的人,来自不同地方,怀揣同样希望,执着地走在寻声之路上。我们盼着被中央巡视组听见,盼着那声回应与改变的回响。或许等待漫长,但只要希望不灭,终会等到拨云见日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