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红藜跨山海 两岸共耕“红宝石”——孟鸣董事长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十年纪实
时间:2025/6/22 18:35:08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容嘉鹏 容炜俊

(记者 容嘉鹏 容炜俊 通讯员 邓舒颖) 从台湾花莲的部落粮仓到辽宁黑土地的试验田,再到粤北山区的创新试种,一粒红藜种子跨越海峡,串联起两岸农人的十年深耕路。

台湾中华商务交流总会董事长孟鸣以“谷物红宝石”红藜为纽带,构建起“技术共研、生态共护、市场共拓”的农业合作新范式,让这颗承载着文化与营养双重价值的种子,成为两岸乡村振兴与民心相通的生动注脚。

红藜跨山海1.jpg

一、十年搭桥:从展会展销到产业扎根

2013年台湾中华商务交流总会创立伊始,孟鸣便带领团队穿梭于北京、厦门、山东等地,将台湾释迦、凤梨等特色农产品引入大陆农博会。十年间,她敏锐捕捉到辽宁桓仁与台湾花莲相似的气候土壤条件,于2023年3月携红藜种子开启东北试种之旅。当年5月,桓仁华来镇的试验田里,红藜首次在北方落地;9 月的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五个展位以“谷物红宝石”为核心,融合台湾原住民编织、歌谣等文化元素,单日吸引超万人次参观,红藜茶、红藜煎饼等产品当场签下500万元订单,叩开北方市场大门。

红藜跨山海2.jpg

▲2024年11月,孟鸣董事长参加“海峡两岸粤台”恳谈会,以红藜为“舟”,载着两岸农人的智慧与乡情破浪前行

二、科技赋能:四地试验田绘就产业化蓝图

2024年,孟鸣团队在辽宁桓仁、辽中、清原、营口布局四大试验基地:

辽中区与牛心坨镇合作开发微生物菌垫料技术,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使红藜亩均增产15%。

清原县联合食品企业推出红藜杂粮煎饼,通过超微粉碎工艺保留90%以上膳食纤维,产品入驻盒马鲜生等高端商超。

营口成立“红藜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构建“育种—种植—深加工—电商销售”全链条,其研发的“花莲红藜面”结合东北玉米、高粱,推出低糖、高纤系列,在沈阳年货展首日售罄3000公斤。

红藜跨山海3.jpg

▲2024年11月“海峡两岸粤台”恳谈会,孟鸣(左)向广东省委台办副主任肖兵展示红藜种子

三、价值破圈:从文化符号到营养革命

在台湾阿美族、泰雅族文化中,红藜是祭祀庆典的“生命粮”,穗状花序被视为丰收的象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证其为“唯一单体植物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蛋白质含量达16%-22%(媲美牛肉),钙含量是白米的50倍,且兼具无麸质、低GI特性,成为糖尿病患者与健身人群的新宠。清原县农户王大叔感慨:“以前种玉米亩收入800元,改种红藜后,加上深加工分红,年收入翻了三倍。”

红藜跨山海4.jpg

四、山海延伸:从黑土地到粤港澳的跨区域实践

2025年3月,红藜试种首次南下广东粤北楼下村。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团队通过起垄栽培等技术,成功验证其抗茎基腐病能力;5月的“海峡两岸粤台恳谈会”上,孟鸣以红藜为例,展示“台湾品种+大陆技术+市场共享”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加入种植合作社。

五、同心共耕:青年创客与政策护航双轮驱动

“在辽宁黑土地种红藜,就像给种子找了个‘表亲’家乡。”台湾青年农技师洪秋雄带领12人团队常驻桓仁,将台湾智能灌溉系统与东北黑土特性结合,开发出土壤墒情监测小程序。沈阳市台办推出“台商投资绿色通道”,从土地流转到深加工补贴提供全流程支持,红藜项目已入选辽宁省“乡村振兴重点示范项目”。

当辽中的晨雾掠过红藜田垄,当粤北的山风拂过饱满的穗粒,这颗跨越山海的“红宝石”,正以营养为媒、以文化为桥,在两岸农人手中书写着“一粒种子富一方百姓”的故事。孟鸣的十年坚守证明:农业合作不仅是技术与市场的对接,更是民心与乡愁的共鸣——正如她在粤台恳谈会上所说:“红藜的根扎在两岸的土地里,果实结在共同的期盼中。”


【知识拓展】

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原产台湾,为台湾少数民族传统作物,2019年被列入《台湾地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籽粒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多酚类物质,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目前全球规模化种植区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辽宁、广东等地。

 

网络——中华时报标志2.jpg


责任编辑:荣耀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湖南】大爱无疆,驰援龙山——记
2 【广东】2025广东(佛山)预制
3 灵草”是狂草的远方 —
4 吕国英:酷暑气浴火
5 吕国英:任屏端由端
6 吕国英:甘霖久旱诗
7 【广东】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环
8 河南洛阳:孟津区常袋镇“阳光玫瑰
9 女网号外.虽败犹荣
10 球痴评球·女网奇迹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