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4月29日讯(记者 梁永 通讯员 鲁琪)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天津公交8路车队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丁禄峰、辛宇、刘世津、刘鹏等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匠心精神积极谋划为民服务新举措,从安全知识普及、节日氛围营造、公交服务延伸、人才梯队建设等多维度发力,为广大市民乘客打造安全、温馨、充满活力的五一出行体验。
开设安全小课堂,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为提升市民安全出行意识,劳模创新工作室精心筹备“安全小课堂”活动。五一前,车队邀请天津市第九中学师生来到车队,全国劳动模范、车队服管员丁禄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交通安全、乘车安全等知识。现场,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安全出行要点,帮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听了丁师傅的讲解,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安全知识,以后出行会更加注意安全。”一位同学说道。
布置节日车厢,营造温馨出行氛围
为了让乘客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在劳模们的带领下,职工们精心布置了候车驿站。驿站内悬挂着色彩鲜艳的拉旗,张贴着“欢度五一”字样的窗贴,为市民乘客打造温馨舒适的候车环境。一位乘客开心地分享:“一走进驿站,就被节日的氛围包围,感觉特别温暖,给公交师傅点赞!”
推出温馨提示,促进公交服务日常化
为让公交服务在节日中也能常伴市民身边,天津市劳动模范、8路驾驶员刘世津特别录制了五一节日特辑,在“海河岸边好8路”微信公众平台《小刘和您聊公交》便民服务节目上播出。刘世津认真思考节日出行的安全注意事项,结合以往自己在节日期间的运营经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出行提示信息。刘世津表示,公交服务不应仅仅局限在乘客乘车的有限时间里,还要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将文明、平安、绿色的出行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
传帮带挖掘新力量,注入服务发展新动能
在人才培养方面,工作室作为“蓄水池”,通过“传帮带”机制与拜师仪式构建起传承桥梁。入职不久的新生代驾驶员杜坤,在服务乘客时还做不到得心应手。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路驾驶员刘鹏看到后,用“场景化”服务教学,向徒弟传授自身经验。通过模拟演练,两人配合练习如何用亲切的语气引导乘客有序上下车,通过观察乘客表情预判需求,手把手教杜坤如何主动搀扶、耐心等待,以及遇到乘客突发情况如何及时正确做好处理。“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服务工作的决心。”杜坤说道。
工作室将继续以劳模精神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为广大市民乘客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为城市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