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4月29日讯(记者 容炜俊 容嘉鹏) 在四月香风与荷芰摇曳中,诗人沈沧海笔下的《走进乐昌市廊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 近日,记者走近这位韶关本土作家,探寻她如何以细腻笔触,将廊田的蜕变、农耕文化的深邃、村落的人文底蕴,化作诗行里跳动的灵魂,诉说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独特感悟。 
▲乐昌市廊田镇楼下村党总支书记邓泗洲(中),致辞欢迎作家下乡采风 记者容嘉鹏/供图 走进乐昌市廊田 沈沧海 一 桃李是远去的背影,石榴荷芰在赶来的路上 四月,是一朵朵蓓蕾暗生的香风 结伴点水的蜻蜓 我要在一片刚舒展开的莲叶 写一首关于廊田暮春的诗 滚动的雨珠将是圆润的句号 二 泥泞早被柏油沥青夯实 一头接壤着往昔,另一端延伸进今朝的道路 见证平富村在与时俱进地蜕变 黛瓦,翘檐,小桥,琉璃亭 既有词牌的平仄,又有烟火的袅袅 古榕高举蔽日浓荫 一地斑驳的光成为老者在楚汉争霸中的剑影,也是孩童在三国剧场的生旦净丑亮相 三 纤云一会儿蜷缩,一会儿舒展 偶尓轻轻掠过的飞鸟 从翅膀处,抖落玫瑰味的芬芳 阑干虽然嶙峋,却敞开手臂环抱孱弱禾苗 生命的绿,得以在脉络静静流淌 这源于草本的色彩啊 漫过田埂,溢向山坡 群蛙在辛弃疾的笔下唱说丰年 青绿又或者金黄是耐人寻味的箴语 俯首向地,以泥土为本这是农耕文化的金句 我的匮乏,将会因为灿若珍珠的稻穗谷粒 饱满 四 双脚,不断莅临 疑无路时独看房前屋后的篱笆,街头巷尾柳暗处掩映的菜畦 走出春困的犁铧,锄头 也在一次次用春泥擦拭去年绣迹 顺着娓娓道来的指引 遥望匠心独运的岛屿 闲庭信步在竹子开花的河畔 在粤北粮仓前与仓颉论字,一片帆影前想风生水起 五 要说平富村温婉如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 那么,楼下村就是俊朗似独立潮头的翩翩公子 我慕名而来的脚步,踏上这块耕读的土地 每靠近一寸就折服一分 枝繁叶茂旁的邓氏宗祠 有渊远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欲提及楼下村 似乎在掂量一本族谱的重量 家风是祖训 当修身的鞭影镌刻成碑帖 文魁阁中的披衣夜读声就有了形象 六 每一个高光时刻 都是简单的名字下不简单的履历 我一遍遍摩挲着,那些撇捺间架构起的厚重 感受每颗红心的跳动,每个胸襟掩藏的博学 轻蘸一点浓墨,将汲取到的才情翻译成一枚枚崇拜之字 看歇山式屋顶庇佑下的科第名家 我的目光久久不愿意从那栩栩如生的葫芦,鳌头挪开 想从卷草纹透雕里,寻找隐蔽的成功之门密钥 七 他的一支笔勾勒未来 线条绵长,长及楼下村的每个明天 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人 把自己倒影在每个晨昏 平铺的春夏秋冬 种植牵念。次第花开 他的汗水湿润着每一个铿锵有力的足迹 我以一个仰望的姿势 仰望讲台上谈笑似鸿儒的他 他的名字有四季有五洲 八 回想曾经,忆苦 憧憬未来,思甜 一边听娓娓道来的故事,一边看不忘初心的蓝图 既在血泪中伤痛,也要从远去的烽火硝烟起身 拿什么样的自己,不辜负和平 康庄路,给了我一群熙熙攘攘的迈步者 也给我,冲锋的号角 
▲作家下乡采风留影 记者容嘉鹏/供图 沈沧海的这首组诗,以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廊田镇楼下村的发展为脉络,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时空交叠的修辞,构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立体画卷。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自然意象中的时间哲学 诗人以“桃李—石榴—荷芰”的植物更替暗喻发展时序,将四月蓓蕾的“暗生香风”与柏油路上“往昔/今朝”的时空接壤并置,形成独特的蒙太奇效应。蜻蜓点水的动态与莲叶舒展的静态构成视觉张力,而“雨珠句号”的意象既终结暮春又开启新章,这种循环时间观在古榕“蔽日浓荫”下的棋局与童戏中得到呼应——楚汉烽烟与三国脸谱在斑驳光影中重叠,历史记忆成为现实发展的厚重注脚。 二、空间重构中的文化基因 诗歌通过“黛瓦翘檐”与“琉璃亭”的空间对话,展现传统建筑美学的现代转译。文魁阁的夜读声与卷草纹透雕形成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密码,将耕读传统编码在建筑肌理中。当“阑干环抱禾苗”的拟人化场景与辛弃疾词中的群蛙共鸣,农耕文明在“青绿—金黄”的色彩辩证法中获得新生。诗人刻意将“仓颉论字”置于粤北粮仓前,暗示粮食生产与文化传承同等重要的发展密码。 三、人物书写中的治理智慧 邓泗洲,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廊田镇楼下村的党总支书记。作者通过邓泗洲的形象,以多重隐喻展开:其笔锋勾勒的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将“晨昏倒影”种植在四季的治理时序。诗中“红心跳动”与“碑帖镌刻”形成制度刚性与人本温度的平衡,歇山式屋顶下的“葫芦鳌头”装饰,暗合传统文化中“悬壶济世”“独占鳌头”的双重执政理想。最终在“康庄路”的集体叙事中,个人名讳升华为“四季五洲”的时空尺度,完成从地方治理者到时代符号的升华。 全诗以新古典主义笔法重构乡村振兴叙事,在砖瓦的平仄与稻穗的修辞间,将基层治理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诗学。这种创作实践本身,恰是对“俯首向地”执政理念的最佳诗性诠释。 
▲诗人、作家沈沧海 【作者简介】沈沧海,女,本名沈永英,70后,广东省韶关市人,韶关市作家协会会员,乐昌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