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路过天津外环线南半球,远处卓然挺拔的奇异建筑引起我的注意,寻路而去走进院门,中华石园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心中犯疑,此地何人有如此大的口气,敢称中华石园,往里走迎面有一块硕大的巨石,细观简直是石头版的中国地图,猛然顿悟主人的用心。走进大院别有洞天,假山高耸,亭台楼阁,奇石遍地,小桥流水,宛如步入江南秀美的园林。一打听眼前的杰作,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施工布局均是张宝数一人所为,连中华石园四个字都是他亲笔书写,真乃奇人也!奇人不奇,一见面普通的老农形象,可聊起石头他眉飞色舞堪比专家。 凡事都有源头,张宝树从小就勤奋好学,别看他没有读过几年书,老天并没有埋没他的艺术天赋,在华北直属建筑公司当瓦工时,他便与石头结缘了。一次在大山里施工时,周围峭立峥嵘的石头给他强烈的情感冲击,休息时别人都打牌娱乐,他却躺在角落里琢磨深山见过的各式各样的石头。施工结束他包里装的全是喜欢的石头。当然他最拿手的是他的瓦工技术,别人一天砌千百块砖,他能砌2000多块,而且砌的砖墙体横平竖直,转角灰浆勾缝多种指标全是“正负为零”。过硬的本领,赢得领导的重用,他参加过北京十大建筑的施工,上了广播当上了劳摸,曾与李瑞环同台领奖。长期施工在与技术人员接触中,他连听带请教逐步学会了看图纸画图等技能,更厉害的是他靠自学掌握了设计的门道,一有时间便跑到五大道观摩八国联军遗留下来的老建筑,这些都为他日后建石园打下了基础。 随着施工机会的增多,他走南闯北没有几年功夫在全国各地收集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堆满了院子。家人纳闷这是入魔了,建筑专业变成了奇石收藏家了。张宝树主意已定将来有条件一定建个石头园,给精美的石头安个家! 机会来了,改革开放后,他率先下海成立了建筑工程队,带领一帮信得过的工友们,承揽了不少工程。每次中标活干的漂亮,名气大振,建筑队越大越大,二个儿子也辞职加盟,外地的工程就不提了,本市的干部俱乐部,迎宾馆,大礼堂,旧房改造等,一系列的施工都是靠他的信誉承包的。 手里有钱了,张宝树要圆石头梦。他看上了津南双港北侧一块荒芜多年的养猪场,以村民的身份买了下来,为了方便干脆把全家的户口从上河圈迁来落户。那年他56岁。满腔热情要在这片土地上规划他美好的蓝图。有人说他傻,你有钱有技术投资房地产肯定获暴利。他笑而不答,说干就干,这就是张宝树的性格。 这一干就是十多年,这里的艰辛苍天可知,早期的五个别墅群分别为《听石轩》《奇石馆》《悟石斋》《藏石阁》《遐思楼》和假山《石泉洞》,六处大型建筑岿然耸立,还有大型景观石林特写《千层丝挂》《莲花飞瀑》等,吸引了众多的游者慕名而来,纷纷给他挑大拇指。人们以为张宝树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这仅是开始,大手笔还在后面。接下来他又瞄上旁边的一个水塘,他要扩大面积建一个有山有水的娱乐场所和餐饮业综合一体的城堡。 又一个十多年过去了,中华石园已由原初的50亩地拓展成100亩地,名胜景点逐步完缮,昔日的大门已挪置新的位置,更大更气派。时隔多年再走进石园仿佛置身在仙境中,中西相融的主楼别具一格,长廊围绕湖畔呈弧型展开,它有20根立柱,形成20个上尖下方的框式拱门,按他的设计,湖四周是半米高的石栏,湖中心是一个圆型凉亭,足有五米多高,凉亭两侧是三米多高的尖塔,里面用八个石柱托起,石桥通向湖中,自然把水面分成两半,拱型的长廊环绕,岸边还设有花池。施工人员第一次见这样的建筑,担心用料一定昂贵,张宝树指着远处一堆鹅卵石说,湖上建筑全用这些鹅卵石封面才有特色。 建造水中城堡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上百万的费用。张宝树自知资金紧张,可他坚持不贷款,倾其所有,有一点干一点,干干停停,一直折腾了三四年,这个工程才竣工。正如他预想的那样,整体建筑辉煌别致,每个拱门透视着远处景物又各成一景,酷似外国的城堡。观每一个石板,每一个石凳,每一个角落,都透着时尚和精巧,充满艺术色彩,展示了不拘一格的艺术魅力。一个远道而来的意大利朋友欣喜的说:“比我们意大利水城还漂亮。”连夸张老是名副其实的建筑艺术家。 张宝树开心地回答:“艺术贵在创新,我追求的就是这个新字,人无我有才是创造。”的确在全国来看,张宝树精心营造的水上一景是精典之作。置身水中长廊,水波不兴,鱼翔浅底,荷花盛开,夏日有游船在湖中荡漾。仰望四周,松柏苍翠,喷泉飞泄,绿藤绕梁,异彩纷呈。岸上上万块奇石神态各异,根雕盆景千姿百态,特别是当你一人在院中漫步时,连脚下每一个石子都能让你感受到张宝树的精心构图。 值得骄傲的是张宝树倾力打造的中华石园已成为天津著名景点,观被国家列入三A级景点,被上海吉尼斯大世界授予《个人建筑最大藏石园》之最。这里保存的石头版《满汉全席》《九龙墨砚》《恐龙化石》等都是顶级收藏,天下孤品。 九十一岁的张宝树笑了,他说我这辈子用自己的力量干了一件大事,把中华石园留给社会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