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人间万象
 
贵州旅游:林城贵阳一日自由行散记(图)
时间:2025/4/1 18:24:43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冯赣勇

由玉屏国旅组织的《多彩大贵州 山水黔西南》12日游,是我今年继非洲八国与老挝行后的第三次行程。2025年3月16日,记者一行一早抵达北京西站,乘坐7:56始发的Z149次列车,经过27个小时的车程,于翌日上午10:48提前二十分钟抵达贵阳火车站。

北京西站(摄影:冯赣勇)

出了贵阳站后,没想到前来接团的胖小伙儿李鱼红,竟然还是去年来贵州六盘水时的接站人。李鱼红笑着说:咱们这是有缘分啊。驶离贵阳站驱车不远,即抵达了入住的清晨时光酒店。

贵阳街景(摄影:王珏)

由于当日团队无行程,故此趁着足够的空闲时间,我们刚好来个贵阳一日自由行。贵阳简称“筑”,别称林城、筑城,是贵州省会所在地,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处贵山之阳而得名。这里也是我来过N次的一座城市。

天主教堂留影(摄影:路人)

来前,同行旅友蔡琪已做过一定的攻略,制定了几个贵阳市内大家都没去过的景点。于是按照其计划,我们于当日上午11:48,在入住的贵阳清晨时光酒店稍事休息后,打车来到首站的贵阳北天主教堂参观瞻仰。

教堂建筑景观(摄影:冯赣勇)

初至教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那宏伟壮观的哥特式建筑外观。高耸的尖塔直插云霄,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信仰的崇高与坚定。教堂的外墙由古老的砖石砌成,岁月的痕迹在其上留下斑驳印记,却也赋予了它独特的韵味,让人不禁遥想它历经的风雨沧桑。

走进教堂(摄影:王珏)

缓缓步入教堂内部,瞬间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所笼罩。只见宽敞的中殿,高大的穹顶,阳光透过五彩斑斓的玻璃窗洒下,形成一道道绚丽的光影,仿佛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空间。

彩色玻璃窗(摄影:冯赣勇)

教堂内的装饰精美绝伦,精雕细琢的木质长椅整齐排列,每一处雕刻都蕴含着工匠们的心血与对信仰的敬意。在正前方的祭台上烛光摇曳,供奉着神圣的圣像,周围的鲜花散发着淡淡芬芳,更增添了几分神圣的气息。

教堂内祭台(摄影:冯赣勇)

教堂的一侧,设有一间小型的宗教文化展示室。走进其中,仿佛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墙壁上挂满了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记录着教堂的发展历程和传教士们的足迹。展柜里陈列着古老的圣经、宗教器具以及一些与天主教相关的文物,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一段独特的故事,见证了贵阳北天主教堂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传承。

庭院外雕像(摄影:冯赣勇)

参观完教堂来到教堂外的庭院。这里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与教堂的建筑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坐在庭院的长椅上,我静静地回味着刚才的所见所闻,心中感慨万千。

教堂外壁画(摄影:冯赣勇)

贵阳北天主教堂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贵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情感。

教堂外墙雕塑(摄影:王珏)

与此同时,这里更是承载着无数回忆与情感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无论是祈祷还是参观瞻仰的人们,在人生经历的时光记忆中,又平添收获了几许心灵的慰藉与安宁。

王伯群故居(摄影:王珏)

当日下午13:30,我们贵州行的第二站,来到贵阳王伯群故居观瞻。王伯群故居有多处,较为著名的位于贵州贵阳、兴义以及上海长宁区。此行我们来的是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护国路西侧,始建于1917年的故居。这里为砖木结构的法式建筑,占地约1600平方米。

故居留影(摄影:路人)

整座建筑,由长方形主楼和圆柱形碉楼组合而成,主楼7间,上下两层,平顶屋面一角中建歇山顶楼阁,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初到此处见到这座建筑,让我不由得想起2010年12月4日前往贵州遵义会议会址观瞻的那座建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之感。

遵义会址留影(摄影:刘卫民)

追溯历史,这里原是中西合璧的近代砖木结构建筑,分为中式和西式两组建筑,20世纪90年代初,为拓宽护国路,修建万东高架桥,拆除了中式建筑,现仅存西式建筑部分。1999年,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内一角(摄影:王珏)

王伯群是贵州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等进步人士,投身革命,参与策划护国运动,后投身教育事业,创办大夏大学,曾兼任交通大学等校校长。该故居见证了王伯群在贵州的重要活动和贡献。

走进电台街(摄影:冯赣勇)

下午14:00,我们离开王伯群故居,来到贵州行的第三站大觉精舍观瞻,没曾想这里正在修缮中,不过这里的工作人员听说我们是游客,热情地推荐我们前往电台街一观。于是我们漫步来到距此不远,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的电台街。这里北起贵阳邮电医院,往南与文笔街东口、弯弓街东口相接,直达文昌阁门前。

电台街上壁画(摄影:冯赣勇)

这条街巷因曾是原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办公旧址而得名,从东面的文昌阁武胜门一直到西面的君子巷口,全长不过几百米。特别是我们本想去的俗称华家阁楼的大觉精舍,就是建于上个世纪1923年的电台街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曾是贵州广播电台的办公地点。

电台街街巷(摄影:冯赣勇)

追溯历史,民国初年,电台街与旁边的文笔街周围被统称为“大坝子”,贵阳“华、唐、高、朱”四大家族在此修建庭院和花园。1938年贵州广播电台开始筹建,选用华家阁楼作为台址,1939年元旦正式播音,1949年贵阳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电台,1950年1月1日更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在此办公20多年,“电台街”由此得名。

武胜门城墙(摄影:冯赣勇)

走出电台街就是贵阳的文昌阁,这里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结构为三层三檐九角不等角攒尖顶。位于武胜门遗址上是贵阳城墙最后的遗存,也是贵阳城市漫游的“新地标”之一,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城墙上一角(摄影:冯赣勇)

此外,电台街周边的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这里,曾是高家花园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高言志和叔叔高可亭为了保护贵阳的地下党组织,把高家花园的一部分拿给地下党当成秘密基地,即现在的贵州省工委旧址。 

别墅文物碑(摄影:冯赣勇)

下午14:30,我们走出电台街右行不远来到当天的第四站,贵州文保单位的贵阳虎峰别墅一观。这里又称“王家烈公馆”,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建筑,位于贵阳市云岩区中山东路,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贵州军阀王家烈担任贵州省主席兼第二十五军军长时所建的私宅。

虎峰别墅(摄影:冯赣勇)

别墅为砖木结构的三层卷廊式建筑,单檐歇山顶,各层皆有回廊,砖砌廊柱上皆有拱券,整体造型独特,融合了欧洲罗马式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是中西合璧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王家烈留居贵阳,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在土地改革中,他将虎峰别墅卖掉,用于偿还在旧社会欠农民的债。后来,虎峰别墅成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办公楼。1998年,虎峰别墅被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虎峰别墅走廊(摄影:王珏)

作为贵阳“民国四大建筑”之一,虎峰别墅是贵阳民国历史的重要见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建筑艺术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贵阳的历史变迁和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别墅庭院景观(摄影:冯赣勇)

下午15:00,我们从虎峰别墅出来漫步而行来到当天的最后一站,民生街浏览。贵阳民生路是一条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氛围的街道。位于贵阳市中心区域,周边交通便利。

走进民生路(摄影:冯赣勇)

民生路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见证了贵阳城市的发展变迁。漫步这条街道,视野所见,两旁保留了一些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展现出贵阳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民生路街景(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当年的八路军贵阳办事处就在这条街上。这里又称八路军驻贵阳交通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设立的贵阳工作站。

贵阳办事处旧址(摄影:冯赣勇)

回溯历史,1938年武汉失陷后,南京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贵阳成为连接大后方与延安的重要枢纽,其战略地位凸显。为防止日寇封锁交通,保持大后方与延安联系,中共中央南方局决定在贵阳设立公开办事处。

遗址雕塑(摄影:冯赣勇)

办事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兵站接送和转运工作,将从武汉、长沙等地撤退的中共党政军人员、家属及档案物资等转运到重庆、延安等地。还接待过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等,以及叶剑英、李克农、叶挺等众多重要人物。

热闹的街景(摄影:冯赣勇)

历史上的民生街路曾经是贵阳较为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包括传统的小吃店、杂货店、手工艺品店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随着城市的发展,虽然其商业格局有所变化,但依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业态,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

诱人的美味(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这条街上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小吃,如丁家脆哨、尤姐手撕烤兔、小蒋辣子鸡火锅等等,看着就那么吊人的胃口,真是令人印象颇深。

民生路老店(摄影:冯赣勇)

而如今的民生街,更是贵阳市民与来自海内外天南地北游客们,感受贵阳历史文化和市井生活的重要去处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旅游的观光价值。(图文:冯赣勇)


责任编辑:米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贵州旅游:林城贵阳一日自由行散记
2 天津:天津河东联络站举办“津门有
3 天津:天朗之声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开
4 天津:天朗之声文化志愿服务总队联
5 江西省公共关系协会:研讨优化营商
6 “赣鄱大地巾帼红”主题党日活动在
7 全国卫企协分会携手肇东市工商联 
8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财政局两个组织生
9 七律·悼胡德华
10 北京朝阳:打造首都城市中央公园新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