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沙,再一次以产业集聚世界目光。 2月26日,以“农聚湾心 图南争春”为主题的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下称“南沙试验区”)全球招商引智大会举行。总投资额近60亿元的32个项目签约落地南沙,一系列南沙现代农业发展机遇政策正式发布,荡漾出南沙产业春天的无限活力。 
强国必先强农,农兴方能国强。纵观历届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三农”工作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另一方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此次大会举办的背后,正是南沙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农业对外开放提升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推动国家强农战略的生动实践。 2025南沙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南沙正处于结构调整期、动能转换期、优势再造期,要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闯出新路子,打造未来广州新核心、湾区发展新引擎。 动力强劲,产业全领域出击 以产业为核心,南沙推进开发开放全面展开。 大项目支撑大产业。活动当天,涉及智慧农业、农文旅融合、科技创新、智慧农业、水产种业等领域的32个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南沙,总投资额近60亿元,预计年产值超370亿元,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南沙现代农业产业注入“强劲引擎”,进一步筑牢南沙试验区“四梁八柱”。 总投资额超4亿元,涵盖水产养殖、种苗培育、乡村文旅等领域的8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也同时动工,为南沙试验区新一年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其中,有不少为国际合作项目,助力南沙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以签约的南沙区万顷沙镇的总章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项目为例,项目拟打造集蔬果批发加工、冷链运输及商业于一体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国家提供生鲜供给,建设成为国内的“菜篮子”标杆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国家提供生鲜供给。 “项目将吸引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涌入南部片区,推动南部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进程,带动南沙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并‘引进来’优质的农副产品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本地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化镇街经济主战场。大会展区,分别设置了十大镇街展示和招商洽谈摊位,十个镇街像“小老虎”一样虎虎生威,带着资源带着项目,扑向经济发展第一线,与到场的海内外企业面对面洽谈,推介特色农产品和发展优势,为企业提供来自一线的南沙农业发展机遇。南沙农业招商地图同步发布,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图了解南沙农业产业投资信息的的一站式平台。 农业是超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招商引资引智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当前,南沙深化大招商体系建设,推行全员招商工作模式,形成“人人都是招商员”的浓厚氛围,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向“新”提质,政策科技双叠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引各界热议。在南沙,新质生产力早已融入农业各个领域,激荡农业产业的一池春水。 以政策为发力点,南沙发布《广州市南沙区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从粮油生产、设施农业、农业技术、现代种业、农业产业、品牌创建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政策红利。 在支持种业发展方面,政策将从种质资源引进、保护、新品种创制到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及种苗销售等种业产业发展各环节给予支持,给予畜禽新品种、水产新品种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在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南沙将在全省率先制定农业技术推广奖励,对农业创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给予补助。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也是支持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天上午,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南沙研发总部暨广州南沙特色种业创新中心、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种业中外合作创作中心正式揭牌,计划引进培育以中芯种业为代表的种业塔尖企业,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表示,南沙在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在他看来南沙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优惠政策支持,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南沙现代渔业发展前景广阔。 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副院长赵会宏提到,目前,华南农业大学与南沙区已在共建科技服务机构和科研平台、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合作。“我们也组建了现代渔业科技创新团队,并设立“广州南沙渔业发展创新班”,进一步推动水产种业升级。”赵会宏说道。 当前,南沙已成功突破南沙青蟹人工繁育技术;“斑节对虾”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品种等成果丰硕;集“料养宰商”一体化的全国首家数字化生猪养殖平台已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示范推广循环水养殖创新平台、雾化大棚设施蔬菜等数字化农业技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化同样融入南沙农业各大场景,农业“硅谷”在这里崛起。 放眼满目皆春的南粤大地,南沙作为广州唯一的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新质生产力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不断助推现代农业持续攀高向新,助力农民增收共富。 开放提速,支点筑牢势已成 “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在中国,我们了解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情况。2019年,我在南沙开了第一家公司,我非常喜欢这里,我希望南沙和非洲能够共同发展。”中国喀麦隆商务协会会长丹尼尔表示,此次交流活动增进了两个地区的互相了解。此次展会专门为喀麦隆设置了展示摊位,呼应了此次大会对外开放的主题。 对外开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当下全球化浪潮席卷下,农业国际合作成为新趋势,南沙引领开放潮头,需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对外开放的大门。 地处大湾区C位,南沙是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战略地位重要、政策优势突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开放合作大有作为。 自2023年南沙试验区获批以来,利用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聚焦农业技术、产业、贸易、文化四个重点领域,建设先进品种技术试验区、先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区等平台,构建起试验区建设的“四梁八柱”,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活动当天,南沙认定16家企业为南沙试验区“四梁八柱”主体,引导其走产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产业规模,创造示范效应,引领南沙试验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广州市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南沙农业大发展其势已成,既有国家战略的“天时之势”,又有湾区之心的“地利之优”,更有创新驱动的“人和之力”。 站在新起点上,南沙农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必将不负春时,向远而行,以千帆竞发之势,广开开放合作之门,拥抱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无限可能! (本文撰写:余妍玲 曾靖瑶)
(公益推广)

(欢迎扫码咨询,注明本网读者再免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