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人间万象
 
非洲旅游:走进南非观光之旅散记(图)中
时间:2025/2/9 14:01:38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冯赣勇

七海假期非洲行之旅,结束了南非阿多大象公园的观光后返回诺唯真之晨号邮轮,经过一晚的航行,于2025年1月15日一早驶抵南非莫塞尔湾海域。由于这里的港口也没有深水港,于是只能用小游艇摆渡接送。在接驳船上的一个小姑娘正好坐在我的对面,大大的眼睛看着窗外,其天真无邪的神态十分可爱。

乘接驳艇的小游客(摄影:冯赣勇)

当日南非时间08:00,非洲行团队从诺唯真之晨号邮轮上下来,乘接驳游艇冒雨在莫赛尔湾港口登岸。已在码头等候的南非地陪导游吴江,接上领队焦健带领大家驱车前往当天的首个景点:奥茨颂鸵鸟镇(Oudtshoorn)观光。

途中景色(摄影:冯赣勇)

途中,吴江介绍说,这里位于南非西开普省,处于半干旱地区,周围是广袤的草原和山脉,自然风光独特。鸵鸟养殖是这里独特的产业之一。

抵达奥茨颂(摄影:冯赣勇)

早在19世纪,奥茨颂的鸵鸟农场就开始养殖鸵鸟,并向欧洲输出鸵鸟羽毛,供上流社会的贵妇用作帽子、服装上的装饰,农场主因此致富,还建造了被称为“羽毛宫殿”的豪华住宅。旅游业也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纷至沓来。

鸵鸟养殖场(摄影:王珏)

团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于上午10:30顺利到达目的地。当人们踏入了这座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那充满特色的建筑,墙壁上绘着色彩斑斓的鸵鸟壁画,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小镇与鸵鸟之间深厚的渊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质朴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息,混合着泥土和干草的味道,让人瞬间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巨大的鸵鸟蛋(摄影:冯赣勇)

走进一家颇具规模的鸵鸟养殖场,首先聆听了工作人员关于鸵鸟的知识的一系列讲解。看到展室中用鸵鸟制作的众多产品,特别是硕大的鸵鸟蛋在灯光的照耀下,红彤彤的令人惊讶。

园中鸵鸟踱步(摄影:冯赣勇)

走进养殖区内,便看到成群的鸵鸟在广阔的草地上悠然自得地踱步。它们体型庞大,却行动敏捷,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昂首张望,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为鸵鸟喂食(摄影:冯赣勇)

通过养殖场的工作人员热情的介绍,团友们了解到,鸵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动物,它们虽然不会飞,但奔跑速度极快。在这里除了观赏众多多姿百态的生活在此的鸵鸟,大家还体验了喂食鸵鸟的乐趣。

鸵鸟肉套餐(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在养殖场的午餐上还品尝了当地特色的鸵鸟肉料理。鸵鸟肉鲜嫩多汁,口感独特,烹饪方式保留了肉的原汁原味,让人回味无穷。

鸵鸟工艺品(摄影:冯赣勇)

餐后在鸵鸟养殖场内的商店内浏览,只见各种用鸵鸟制作的各种服装、鞋帽、饰品及工艺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而不管你是否选购,这里的每一位服务员都热情好客,她们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似乎和大家共同分享着在奥茨颂小镇与鸵鸟相关的点点滴滴。

与参观学生留影(摄影:焦健)

奥茨颂鸵鸟养殖场内可能还是当地科普教育的场所,记者看到,一些有组织的当地学生们也到来参观。看得出,他们对这里的一切也十分感兴趣。

小镇教堂一角(摄影:冯赣勇)

这座奥茨颂小镇,不仅让大家领略到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更让人们深入了解了鸵鸟这种神奇的动物。它就像一本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之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等待着更多的人去翻阅和品味。

奥茨颂小镇留影(摄影:焦健)

特别是在奥茨颂小镇的短暂时光中里,人们仿佛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片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净土之中。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微笑、每一口美食,都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莫塞尔湾海滩(摄影:王珏)

当日南非时间14:50,非洲行团队结束奥茨颂小镇的观光,驱车1个多小时,再次回返到来时下船的莫塞尔湾港小镇。老天爷再度眷顾大家,从上午一直稀稀拉拉下着的雨终于停了,又给了大家一个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只不过温度也一下就上来了,骄阳似火般地煎烤着每一个人。

航海博物馆(摄影:冯赣勇)

南非的莫塞尔湾是个迷人的地方,这里也是团队当天的最后一个景点。在此,大家先后参观探秘了迪亚斯航海博物馆和这里著名的邮政树景观。

走进博物馆(摄影:冯赣勇)

来到博物馆的建筑前,其独特的外观便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设计融合了海洋元素与当地特色,砖石结构的外墙好似坚固的船身,而那倾斜的屋顶则宛如扬起的风帆,在阳光下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似乎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博物馆内留影(摄影:焦健)

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航海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迪亚斯等航海家的探险路线。沿着地图的指引,我们走进了第一个展厅,这里陈列着许多古老的航海仪器。罗盘、星盘、六分仪等,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能看出它们做工的精细。

帆船模型(摄影:冯赣勇)

在陈列船只模型的展厅,一艘艘逼真的模型整齐地排列在展架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迪亚斯航海时所乘坐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号”的复制品。这艘船模型虽不是很大,但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从坚固的船身到精致的桅杆,再到密密麻麻的绳索,都让人感受到当年航海船只的雄伟与精巧。

博物馆航海壁画(摄影:冯赣勇)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迪亚斯的航海之旅。在一个昏暗的展厅里,巨大的屏幕上播放着模拟的航海动画,配合着逼真的音效,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

博物馆窗前留影(摄影:冯赣勇)

视频中人们看到迪亚斯的船队在浩瀚的海洋上航行,遇到了狂风巨浪,船只在波涛中剧烈摇晃,但船员们毫不畏惧,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船只,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向着非洲大陆南端勇敢进发的景象。

好望角壁画(摄影:冯赣勇)

当他们终于看到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时,那种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航海家们的勇敢、坚韧和对未知世界的执着追求,给人们以一种无所畏惧,积极拼搏向上的精神激励。

草坪上的鲸鱼化石(摄影:王珏)

最后,来到博物馆庭园的草坪上,观赏历史悠久的邮政树。这是一棵古老的牛奶树,它是莫赛尔湾重要的历史见证者。早在15世纪,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船队在莫赛尔湾停泊时,为了给家乡的亲人传递消息,将信件放在了这棵树的树洞里,这便是南非最早的邮政服务。

邮政树下留影(摄影:焦健)

如今,虽然时光流转,但这棵邮政树依然枝繁叶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留念。抚摸着这棵古老的大树,人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当年航海家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贝壳博物馆内(摄影:冯赣勇)

在邮政树后面还有一座贝壳博物馆。该馆外观独特,采用了贝壳形状的设计元素,与博物馆的主题相呼应。馆内的陈列布局也经过精心设计,营造出一种富有海洋氛围的展示空间。

馆内贝壳展品(摄影:冯赣勇)

走进馆内,可以观赏到馆内收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3000种贝壳,其中不乏一些珍稀品种,如巨型砗磲壳、鹦鹉螺壳等。这些贝壳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展示了海洋贝类的多样性。作为莫塞尔湾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这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宣传海洋文化和保护海洋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章鱼标本造型(摄影:冯赣勇)

结束了博物馆的餐馆,漫步在莫塞尔湾的小镇中心。这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街道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商店和餐厅。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和特色纪念品,每一件都独具匠心,让人爱不释手。

莫塞尔湾镇一角(摄影:冯赣勇)

当我最终踏上归程时,心中满是对莫塞尔湾的不舍。这座宁静而美丽的小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印度洋的海岸线上。它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都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莫塞尔湾的美好都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灵深处最温暖的港湾。(图文:冯赣勇)



责任编辑:米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非洲旅游:走进南非观光之旅散记(
2 香港马拉松今早举行多项赛事 共约
3 日本关西华文时报书画院简介:为东
4 台中刘氏宗亲向百岁人瑞宗长拜年&
5 组图∣中华楹联:容炜俊《楹联•岁
6 组图∣中华楹联:容嘉鹏《楹联•瑞
7 组图∣中华诗坛:文成光《七绝•春
8 组图∣中华诗坛:赵德勤《七绝•春
9 组图∣中华诗坛:周渚彬《七律•欣
10 组图∣中华诗坛:周渚彬《七绝•春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