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新闻网12月26日讯(记者苗苗广州报道) 2024年广州技能活动周的配套活动之一的粤港澳三地技能人才资源对接活动日,12月26日在位于广州天河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举办。来自内地、香港、澳门有关机构,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发起单位、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盟员单位的约200名嘉宾代表参加活动。一批粤港澳三地合作单位项目集体签约。
据悉,2023年10月,由广州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总工会、南沙区政府指导,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在广州南沙正式成立,成为省湾区办唯一批复成立的大湾区区域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性组织。联盟吸纳了大湾区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入盟,率先在全国打造由政府部门牵头的辐射粤港澳技能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的新阵地。联盟成立以来,积极整合大湾区各企业、行业协会、院校、培训机构、评价组织等资源,共同推进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联盟特色的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新做法、新模式和新经验。目前联盟共有191家盟员单位,其中理事长5家、副理事长99家、会员单位87家,专家库专家186名,下设3个秘书处单位、20个专委会以及1个分支机构——白云分盟。
活动上,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联盟成立一周年之际举办粤港澳三地技能人才资源对接活动,不仅提高了联盟各成员单位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资源融合能力,更挖掘了粤港澳三地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创新创业就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拓宽三地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资源的互联互通渠道。
活动现场举行了5个粤港澳三地合作单位项目签约仪式,并正式启动了第十三届粤港物联网大赛(院校赛道)暨开源鸿蒙技能大赛赛题发布。
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方之一的香港机构代表、粤港澳大湾区(GBA)创新智库主席、省政协委员庄守堃出席活动并作了澳三地产教融合的经验分享。庄守堃表示,过去两年中,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分别跟香港职业训室局、广州南华工贸技师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白广州云山医院、广州海珠区妇幼保健医院等机构合作,推动香港与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25年,计划在香港建设有关项目的培训中心。这些项目的合作为粤港澳三地在产教融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相信,在粤港澳三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在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产教融合前景广阔,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GBA)创新智库是在香港中联办和广东省委统战部关心与支持下,在香港注册成立的非盈利组织,主要为高端人才、产业、资本在科技创新领域提供一个汇聚合作共赢的平台,致力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联席主席、高级经济师、资深媒体人李苑立也出席了当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