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一直被视作中华民族的基本饮食之道。“粥”作为常见的饮食方式,具有很好的养疗作用,如《随息居饮食谱》就强调说:“病人、产妇,粥养最宜。”粳米是常见的五谷类食物,粳米粥有很好的预防便秘、健忘等作用。老年人养疗,可以常吃。
粳米是大米的一种
中医认为粳米性平,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平和五脏、益精强志、除烦渴、止泄泻、壮筋骨、通血脉、好颜色之功。用以治疗泻痢、胃气不足、口干渴、呕吐、诸虚百损等症。《名医别录》载粳米:“主益气,止烦,止泄。”《日华子本草》亦载其:“壮筋骨,补肠胃。”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强调说,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
现代研究发现,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人体必需氨基酸、钙、磷、铁及 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从而减少患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能防止一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粳米可蒸饭、煎汤、煮粥服食。其中煮粥有“世间第一补”之美称,医家常以粳米熬粥作为配合药疗的调养珍品。推崇米汤的补养功效,认为浓稠的米汤,可以代替人参汤,用以治疗虚症。经常用食米粥,是最简便的食养之法。
1. 粳米与便秘
文献研究指出:粳米调理脾胃,生津润燥,通调水道而通便秘。在搜集的药膳食疗方中出现的频次为 102 次,可与润肠通便的火麻仁、郁李仁,补中益气的山药、牛乳,滋阴润燥的麦冬、猪肉等配伍使用,适用于多种证型的便秘。
如五仁粳米粥:(1) 原材料:芝麻仁、松子仁、胡桃仁、桃仁(去皮尖,炒)、甜杏仁各15克,粳米200克。(2)做法:将上述五仁混合碾碎,加入粳米共煮稀粥,可以加糖适量。
2.粳米与健忘
健忘是指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其他年龄段也有发生。文献研究指出,可预防健忘的药食两用中药有:人参、当归、茯苓、天冬、枸杞子、黄精、山药、蜂蜜、桑椹、核桃仁、黑芝麻、粳米等。
如:芝麻粳米粥:(1)原料:粳米100克,核桃25克, 合百(干)10克, 黑芝麻20克。(2)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粳米与核桃仁、百合、黑芝麻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水用小火炖煮,熟透成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