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11月27日讯(记者 李海良 通讯员 蔡滢 徐文罡)古人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里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自然馈赠、有“百工竞巧、商贾云集”的繁华盛景、有“崇文尚礼、义行天下”的人文风尚……浙江,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商业生活交相辉映,是无数人心中的理想栖居之所。 推进浙江城乡风貌提升,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从杭州西湖到乌镇水乡,自雁荡奇山至舟山群岛,浙江城乡正经历一场划时代的蜕变。近百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千余个未来社区、近千个未来乡村、千余个美丽城镇正共绘“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品质提升”的瑰丽画卷。
日前,由浙江省城乡环境建设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潮新闻承办的“2024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媒体采风行活动顺利举行,11月19日-11月22日为期四天的行程中,三十余家央级、省级等主流媒体组成的采风团队走遍全省11个地市,深入基层,用镜头和文字记录、讲述各地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的典型案例成果及群众真实感受,全景式呈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浙江城乡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风貌提升。 浙江城乡风貌提升,有何特色亮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江城乡恰似人间天堂的现实映照。 城市不语,却因岁月沉淀的历史人文熠熠生辉。杭州南宋御街古巷蜿蜒、旧坊错落,今人仍能沉浸于旧时岁月的繁华盛景;绍兴柯桥古镇运河绵延、古桥横卧,脚下的青石板中仍可感受千百年传承的古朴醇厚……浙江城市,在现代化的都市风貌中,完好保存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乡村不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风貌自古留存,是浙江人民勤劳智慧的“活化石”。体验游埠街头的早茶习俗,各式精巧的点心里藏着当地百姓生活的热情和巧思;轻抚武义古城文昌阁的一砖一瓦,先辈的刻苦与聪敏浮现眼前,村风民俗传承着中华美德的精神火种……浙江乡村,人与山水和谐共生、人与传统相依相偎,铸就了绵延不绝的文明脉络。 “山水相依、新旧交融、快慢有序、内外兼修”,行走在浙江城乡,这是采风团队众人最深刻的体会,也是浙江城乡风貌提升形成的特色亮点。 快与慢。城乡风貌提升进程中,相较于项目建设的“快节奏”,文化的滋养与沉淀则较为“缓慢”。如何在城乡面貌的焕新之时,兼顾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 “在整岛保护与合理开发的理念下,保持住我们离岛的特色,大家来到这里,就是享受不同于城市的节奏和氛围。” 温州鹿西乡党委委员金许阳表示,鹿西-大门片“离岛慢城”县域风貌样板区坚持“渔旅融合”,在建筑风貌上以海蓝色的民宿立面与金沙、碧海、红帆相互交融,营造松弛的离岛氛围,通过全方面营造海岛慢生活文化,旅游综合收入已超 3900万元。 新与旧。城乡风貌提升是新旧融合的精心雕琢,是传承与创新并重。如何更正“重新建、轻保护,重现代、轻传统”的观念偏差,不盲目追求时尚元素堆砌,而是以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来还原城乡风貌的和谐统一? 千年古树、传统民居、石阶廊桥......进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大漈乡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整个村落充满了意境。始建于南宋的时思寺屹立至今,依稀可见宋时光华。 “结合宋风古韵的风貌特色,我们以千亩茭白之势造宋风古韵之姿,把雪花漈、柳杉王、时思寺古建筑群以及护关桥、宗族祠堂、胡桥、老街等地标景点串点成线,让春赏杜鹃、夏纳凉、秋尝茭白、冬赏雪成为大漈鲜明的旅游标志。” 大漈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林步禹讲述了大漈乡围绕“宋韵”的笔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风貌蝶变和文旅特色。 表与里。城乡风貌是外在形象,居民生活品质与文化认同则是内在核心。外在景观打造以外,“里子”工程如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等同样重要。如何让城乡既有新貌,又失升腾的烟火气息与人文温度?
“通过幸福满仓的持续运营,构筑起一个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生态,让社区对居民而言不仅只是一个居住的场所,更是一个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万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葛晨昀介绍,通过租赁、置换、共建等方式,万和社区将原先零散在各处的社区服务空间化零为整,建成场地面积超 2100 平方米的“果岭幸福满仓”共同体,健身房、理发屋、书画室、社区食堂、大型商超等丰富配套满足了全年龄段居民的不同需求。搭配共同体的投用,万和社区还独创了“1+8+X”积分体系,居民们通过积分可直接兑换到超市的消费优惠券及多样的社区配套服务。据统计,截至目前,万和社区已发放积分超 25000 分。
浙江城乡风貌提升,有哪些具体做法? 浙江在城乡风貌提升进程中,积极探索多元路径,多维度精准发力,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致力于打造独具魅力与高品质的城乡环境,在地域特色彰显、小微空间利用以及数智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有力推动了全省城乡风貌向着更优更好的方向转型升级。 在城乡风貌提升的过程中,着力突出地域特色。各地深入挖掘自身的山水、民俗、产业等优势资源,融合自然、传统与现代元素,打造独特标签。 如金华兰溪市游埠古镇,在保护传统文化与古迹基础上创新古镇小吃、挖掘摄影文化,推出“早茶+摄影”两大IP及“肉沉子”“小肉饼”“贯休酥”等网红爆款。据游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楼子候介绍,今年古镇街上早茶店从16家增加至38家,引进了半壁江山、安若民宿、一酱一菜、旅拍等精品业态,新增就业岗位 500 余个,促进村集体增收与村民共富,激发古镇新活力。 在城乡风貌提升的过程中,注重利用小微空间。唤醒活化边角空间、城市公园绿地、桥下空间等小微空间,并在其中植入丰富的应用场景。以舟山新城千岛街道茶山浦社区为例,将公园废弃车厢改装成咖啡馆,在绿地上搭建休闲帐篷、设置集装箱改建的咖啡房、打造房顶观景平台与沿河垂钓场,集纳自然景观与城市休闲功能,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休闲场所,深受欢迎。 在城乡风貌提升的过程中,强化数智创新赋能。借助数智化平台达成项目建、管、运、营一体化,提升治理效能并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营。如宁波高新未来社区,汇集“人—房—物—事”关键基础数据构建智慧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服务线上线下集成供给。据统计,目前该平台已注册用户超9500人,便民小程序上线80余个应用模块,访问总量突破160万次。依托其中开发的社区画像模块,高龄老人、低龄儿童、残疾人等六类重点服务人员可享受个性化服务,推动治理资源和服务供给精准匹配;居民“随手拍”“明珠报修”等模块则实现了社区治理“线上智管”,已累计处理解决群众吹哨事件300余件。
浙江城乡风貌提升,形成了哪些经验成果? 近年来,浙江持续擦亮“共富基本单元”名片,聚力打造“浙里安居”品牌,推动实现住有宜居,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加速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品质省域样板。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全省各地真抓实干,稳步推进,成效明显。杭州上城-拱墅“杭儿风”特色文商旅品质风貌样板区串联起西湖、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兼具了“烟火气”和“新风尚”;宁波象山大目湾依托亚运、海洋、新城三大要素,全面呈现亚帆盛景、滨海风貌、共富人居三大图景;温州鹿城滨江街道新田园未来社区以“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为契机,一体推进重点单元创建和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嘉兴海宁盐官镇有机重塑古城区域风貌,创新引入“音乐”IP,实现新潮元素与古朴街巷的碰撞融合......
今年内,浙江还公布了首批街道“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的试点名单,遴选出 25 个以街道为基本单元的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建设,探索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人居环境品质、可持续运营、治理水平提升等四个方面的统筹;成功举办第二届“现代美镇大家谈”活动,百余位全省各地的美丽城镇办分管负责人及乡镇书记、镇长齐聚一堂,在深度交流中“碰撞”出可以在全省进行复制、借鉴、推广的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新思路。 在城乡风貌提升中,浙江持续探索“内外兼修”的实践之路,形成了哪些经验? 精准规划,通过深入开展资源普查,全面掌握各类信息并构建全民参与机制,同时实现精细化管理。例如,温州五马街历史文化街区联合多部门,对街区的建筑风格、商业业态、文化活动等进行统筹规划,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名片,守护一城记忆;还有绍兴柯桥古镇,在规划时充分挖掘水乡特色与历史底蕴,对河道水系、古桥古街进行精心梳理与修复,重现“人家尽枕河”的江南水乡风貌。 保护优先,各地重视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整体风貌与个体建筑、非遗等,整合资源,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与人才保障。富阳新登以“城市原真性”为原则推进古城的有机更新与风貌建设,做到应保尽保、修旧如旧,通过“微尺度”的局部改造活化利用古城空间;湖州南浔古镇多年来也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对百间楼等历史建筑进行精心呵护,同时传承湖笔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镇在现代社会依然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特色挖掘,秉持特色发展与差异竞争理念,因地制宜挖掘资源魅力并创新转化。嘉兴盐官镇借“一城故事一江潮”主题引入 IP 办节事、串线路,如今年试运营的潮乐之城,水幕瀑布墙再现钱江潮水奔腾壮阔;杭州桐庐莪山乡紧扣畲族元素,定位文旅特色,关停矿山与整治石材企业,利用腾出空间建成畲乡文创中心等特色文化场馆,培育稻香沈冠等产业特色村,让畲族风情成独特风景。 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避免将居民生活与风貌建设分离,协调好环境、风貌、传统与现代生活关系,留住城乡生活温情与烟火气。例如台州临海紫阳古街,在风貌提升过程中,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保留了传统的居住功能,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引入特色小店与民俗文化展示,让居民生活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使古街成为充满生活气息与文化魅力的特色街区。 助力共富,在风貌提升中催生新质生产力与新产业经济,推动城乡向共富发展迈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多方面统筹提升。如首批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及相关交流活动也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思路与经验。像宁波鄞州下应街道作为试点之一,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商业与养老、托育等产业,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还创造了新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点,为城乡共富探索出有效路径。 如繁星点点般散布在浙江大地的城市与乡村,既是浙江人民的生活场所,又是精神家园。 如何使浙江城乡既有历史文脉传承,又有现代活力迸发?如何让这些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根”,留住可回首的美好、走向可期待的未来,有待持续探索和实践。(文中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