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我,对于白塔寺可是太熟悉不过了。记得童年时我的太姥爷家住锦什坊街的北口不远,每次全家人到太姥爷家走亲戚,总是路过白塔寺,但是在我的记忆中,这座白塔寺却始终没有开放过。故此,对于我来说,总感觉这座寺院很有些神秘感。 北京妙应白塔寺山门(摄影:冯赣勇) 转眼时间飞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虽然不知道白塔寺,后来是什么时候对外开放的?但是,我却终于在2024年11月20日下午,首次专程走进了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寺院,进行了参观瞻仰。故而,也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美好记忆。 武威凉州白塔寺(摄影:王珏) 记者并不知道全国到底有几座白塔寺,但是不久前的2024年9月7日,曾经刚去过甘肃武威的凉州白塔寺,还记得2018年11月18日,参加在四川中江举行的绿色中国行采风活动,瞻仰过那里的白塔圣寺。 四川中江白塔圣寺(摄影:冯赣勇) 来到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的白塔寺山门前,只见右侧墙壁上,一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公布,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一九八一年七月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白底绿字的“妙应寺白塔”清晰可见。 白塔寺文物牌(摄影:冯赣勇) 妙应寺白塔所在的妙应寺建筑,由寺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是: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觉宝殿、七佛宝殿、三世佛殿和塔院。东西有配殿、僧房等一系列建筑。 天王殿(摄影:王珏) 走进白塔寺山门后,即可直接看到天王殿。天王殿也是进入妙应寺白塔庙后的第一重殿宇,其为歇山顶建筑,造型庄重而典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与整个寺庙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展现出古朴、宁静的氛围。 弥勒佛坐像(摄影:冯赣勇) 走进殿内,这里供奉着一尊弥勒佛,其形象通常为袒胸露腹、笑容满面,给人以慈悲、欢喜的感觉。在弥勒佛的两侧,则是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各自手持不同的法器,守护着佛法和众生。 四大天王像(摄影:冯赣勇) 天王殿是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连接山门与寺庙其他殿堂的过渡作用,同时也为信众和游客提供了一个礼佛、祈福的场所。天王殿见证了寺庙的兴衰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建筑艺术以及历史沿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天王殿看钟楼一角(摄影:冯赣勇) 从天王殿的西侧门进入,可到达第二道院落。走进二道院的左侧偏殿厢房,这里正举行一个“白塔寺历史文化展”。展览通过一系列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白塔寺的错综复杂的发展历史。 白塔寺历史文化展(摄影:王珏) 回溯白塔寺的历史,辽代时,妙应寺位于辽南京城北郊,辽寿昌二年(1096年),便通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等佛教圣物,后毁于战火。元世祖忽必烈在营建大都时,于至元八年(1271)敕令在辽塔遗址处建白塔。 展厅内文献资料(摄影:冯赣勇) 元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上重建喇嘛塔,并亲自勘察选址,由元朝国师亦怜真和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经过八年的设计与施工,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白塔,并随即迎奉佛舍利藏塔中。 阿尼哥画像展(摄影:冯赣勇) 元十六年(1279),以白塔为中心,修建了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大寺院,名大圣寿万安寺。此地成为皇家进行宗教活动和百官习仪的中心场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天降大雨,大圣寿万安寺遭遇雷火,唯有白塔幸免。 白塔寺重修资料展(摄影:冯赣勇) 明宣德八年(1433年),宣宗敕令修缮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修寺庙并敕御制碑二。乾隆皇帝在重修白塔时,将手书经咒、大藏经等藏于塔刹处。 历史图片展(摄影:冯赣勇)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将寺内历代供奉之宝器和经卷掠夺一空。宣统元年(1909年)对寺庙进行了整修。1949年后,多次对白塔进行修葺。1978年,对白塔进行了维修加固。2021年6月10日起,历经两年的修缮,白塔寺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大觉宝殿(摄影:冯赣勇) 参观过展览走出来,在第二道院落正中就是大觉宝殿。大觉宝殿面阔五间,前有月台,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彰显出其在寺庙中的重要地位。其天花装饰有三个盘龙藻井,造型精美,工艺精湛,为大殿增添了庄重与华丽的氛围。 殿外的石狮子(摄影:冯赣勇) 宝殿前有一对元代石狮子,雄狮在西,雌狮在东,这种摆放方式体现了元代礼仪文化中以右(西)为尊的特点。 这对石狮子造型独特,背部弯曲、肌肉健壮,更显写实,与明清时期的石狮子有较大差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殿外的古树一角(摄影:冯赣勇) 大觉宝殿是信众礼佛的重要场所,由于正在修缮中,故未进入一观。但是这里作为妙应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觉宝殿见证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佛教艺术、建筑风格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殿外的一侧还有一颗古树,十分醒目。 七佛宝殿(摄影:冯赣勇) 经过大觉宝殿来到后面的七佛宝殿。该殿也是寺内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之一,其为明代建筑,面阔五间,庑殿顶,是妙应寺里最大的殿宇。殿前有明嘉靖元年铸造的铁香炉,殿内有精美的盘龙藻井。 殿内供奉的佛像(摄影:冯赣勇) 七佛宝殿历史可追溯到元代,当时大圣寿万安寺建成,后历经元末雷火焚毁,明代天顺元年寺院重建,形成了如今的妙应寺及七佛宝殿。殿内原供奉七尊佛像,现供奉从护国寺移来的元代整堂楠木三十佛中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金身佛像,以及两侧的十八诸天像,均为明代文物。大殿后门还供奉着十一面千手千眼佛。 千手观音像(摄影:冯赣勇) 走出七佛宝殿后就是妙应白塔寺的塔院。院外一侧还有着一座阿尼哥的塑像,其通体红色,面露自信和坚毅。来到正中的塔院门口登石阶而上进入,迎面就是寺内的最后一座三世佛殿。该殿位于塔院南端,又称具六神通殿。 阿尼哥塑像(摄影:冯赣勇) 三世佛殿面阔三间,歇山顶,是妙应寺中保留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唯一未被破坏的殿堂,基本保持了清初的成设和格局。走进殿内仰望,殿内悬有乾隆帝御书的“具六神通”黑漆横匾。 塔院门首(摄影:冯赣勇) 殿内供奉着三世佛,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东侧是药师佛,西侧是阿弥陀佛,均为木雕金身像,两侧还挂有已有200余年历史的唐卡,色泽艳丽,是寺内镇馆之宝。殿外北墙有坐南朝北的佛灯龛三间,内砌台阶状,以供燃灯。 三世佛殿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出了三世佛殿就来到面积不大的塔院,在此由于跟白塔没有一点近身,只能仰望白塔。白塔由须弥座式基台、覆钵形塔身和十三天相轮塔刹三大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覆钵式喇嘛塔,也是佛塔比较原始形式“窣渚波”的代表式样。 塔院内正面观白塔(摄影:冯赣勇) 妙应寺白塔耸立于妙应寺塔院中心,通高51米,塔座的面积810平方米。塔座分3层,下层为护墙,中、上层均为折角须弥座,每层的四面都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使塔座曲迭变化、丰富而多姿。 另一角度近观白塔(摄影:王珏) 塔身为一巨型覆钵体,直径有18.4米,外形雄浑丰满,环绕7条铁箍。相轮共13层,一层层呈圆锥状,名为“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相轮的顶端承托着一个圆形的华盖,直径9.7米,四周悬挂36片铜质透雕佛梵文字的流苏和36个风铃。 白塔下留影(摄影:路人) 华盖之上为白塔的最高部分——塔刹,高5米,有八层,设计成鎏金铜质小塔。纵观整个白塔,造型优美,雄伟壮观,高耸入云。在白塔下,我也随来此的众多香客,顺时针地围绕着白塔转了一圈,转圈时始终仰望着随着运动看到的不同角度的白塔,此刻有了一种心如止水的平静之感。 寺院内观塔(摄影:冯赣勇) 从白塔所在小院出来,庙宇东面的偏殿厢房内还有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跨越喜马拉雅山的友谊--中尼文化交流展”览。 中尼文化交流展(摄影:冯赣勇) 北京妙应寺白塔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历经八年设计建造而成,是中尼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此背景下,白塔寺管理处推出该展览,以加强中尼文明交流借鉴。 展厅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整个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山——喜马拉雅山国明珠”展示了尼泊尔的人文风情,包括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传统艺术等;“岭——横亘千载绵延不绝”呈现了中尼两国1600年的人文交流史,如古代的贸易往来、文化传播、人员交流等;“峰——紧密携手再攀高峰”则聚焦新时代中尼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展现了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成果. 阿尼哥专题展(摄影:冯赣勇) 展览还有一个阿尼哥的专题介绍。阿尼哥17岁在西藏造塔,28岁建造元大都白塔。在展厅内特别设计了一个特殊区域,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连环画形式,介绍了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以此纪念他为中尼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红墙夹道一角(摄影:冯赣勇) 圆满结束了妙应白塔寺的餐馆瞻仰,走出庙外看到红墙夹道外,很多年轻人都在此拍照,在此,能观赏到红墙与白塔的鲜明对比,其视野开阔,角度变化多样,特别这里的角度可以欣赏到白塔的优雅景观,比近距离观赏白塔的效果更佳。 最后看一眼白塔(摄影:冯赣勇) 瞻仰北京妙应寺白塔可谓收获颇丰,得知原来这座白塔寺庙宇是元大都唯一遗存的地面建筑,见证了元大都的兴衰沉浮,是汉、蒙、藏民族团结和中尼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体验感受了一段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时空对话,令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图文:冯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