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10月13日讯(记者 孙海龙)“问题反映半个多月了,好几个部门联系我反馈不是他们的管理范围。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我不知道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才有人来过问呢?”近日,有市民向中华时报记者反映了自己在向政务服务热线12345反映后问题后并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
热心市民孙女士介绍,在此前向天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了河东区昆仑路与盘山道交口人行道上,一水泥井口出现损坏塌陷,埋藏潜在隐患的情况。事后有多个通信企业联系她告知并非他们所属设施,因此不在管理范围。时隔两月有余,损坏井口依然无人过问解决。市民闫先生介绍,他不久前向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东丽区津蓟联络线去往市内方向立交桥附近空地有装饰铁质护栏出现大面积损坏,影响市容环境情况。事后有东丽区城管委联系他表示,经过现场查看,情况属实,但找寻不到责任单位,因此无法进行必要维修。至今铁质护栏依旧无人过问。市民董女士介绍,她日前向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了河北区桂江道与争光路交口人行道上一井口损坏塌陷的情况。排水部门现场核查后表示系无主井口,根据相关规定,归属属地部门管辖。但属地街道表示他们也不知是否属于他们管辖范畴。截至目前,损坏井口依旧无人处理。
就上述情况,中华时报记者拨打了政务服务热线12345就市民反映情况进行了转达,并希望政务服务热线能向上级部门转达这个共性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地一转了之,使市民反映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工作人员表示将记者反映情况进行记录转达上级部门进行研判,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给予重视。
法律工作者张建萍接受中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一些市民反映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负起责任。不能以找不到责任单位为借口,而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可以采取代位措施先进行问题解决,事后找寻职责单位承担相应责任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从而避免市民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落入投诉——转办——反馈——无果——再投诉——再转办——再反馈——再无果的怪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