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10月9日讯(记者 梁永 通讯员 高幸 孔令谦)10月8日,2024年南京市残疾人剪纸培训班在高淳固城街道“青蓝美丽工坊”开班,本次培训班由南京市残联就业管理中心主办,青蓝美丽工坊承办。来自固城街道、桠溪街道的30多位残疾人妇女与留守妇女参加培训。南京市残联就业管理中心培训科科长陆新华,高淳区残联副理事长夏晨分别为开班致辞。
培训班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张方林老师授课。张老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讲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剪纸艺术的深深热爱和对学员们的殷切期望。“同学们,剪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就是要一起探索剪纸的奥秘,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你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张老师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第一天的课程主要是基础的剪纸技能教学。张老师从剪纸的历史渊源讲起,带着大家领略了剪纸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魅力。为大家讲述着江南剪纸与南京流派剪纸存在的区别。在题材方面,江南剪纸题材广泛涵盖江南的山水、民俗等,南京流派剪纸除本地特色题材外,还有融合南北特色的创新内容。艺术风格上,江南剪纸多体现江南的柔美精致;南京流派剪纸融合南北,既有南方的细腻又有北方的豪放。从传承发展来看,江南剪纸依赖江南地区整体文化传承,南京流派剪纸在传统传承基础上,更得益于代表性艺人的创新与推动。现场他拿出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作品,向大家展示了各种剪纸技法,如折叠、镂空、剪刻等。学员们被这些美丽的作品深深吸引,纷纷感叹剪纸艺术的神奇。
随后,张老师又亲自示范了如何剪出一个简单的图案。他的双手灵活地舞动着剪刀,红纸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螃蟹就出现在大家眼前。学员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剪刀和红纸,开始尝试着自己的创作。张老师则耐心地走到每一个学员身边,细心地指导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你的这个折叠方法不对,应该这样……”“剪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轻。”张老师的指导声在工坊内回荡,学员们认真地聆听着,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动作。在张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员们逐渐掌握了基础的剪纸技能。一个个简单而又充满创意的作品在他们手中诞生,有小巧玲珑的花朵、活泼可爱的动物,还有充满寓意的吉祥图案。大家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第一天的培训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几天的期待,离开了培训教室。她们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四天里,他们将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学习剪纸艺术,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旅程。在这次的培训中,“青蓝美丽工坊”成为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地方。学员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剪纸技艺,还收获了友谊和自信。他们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而张方林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奉献,也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剪纸培训对残疾人学员自信心的重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残疾人妇女在参加培训之前,由于身体的原因,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无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然而,通过参加剪纸培训,他们不仅学到了一门新的技能,还在创作过程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