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 记者莫少媚 深圳报道)8月24日,“湾区潮起:第二届创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港大经管学院深圳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深圳校区与创新与创业中心联合主办,汇聚学术界、产业届学者专家,以创新创业发展为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在跨境出海、科技创新以及科学家创业的突破路径。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经济学讲座教授蔡洪滨教授为本次论坛致欢迎辞。蔡院长表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大学和商学院在构建这一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期待港大经管学院在大湾区科技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依托学院强大的管理教育优势,培养更多杰出的科技管理人才,促进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 创新,危机中的机遇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钟瀚德基金教授、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周政教授以《创新、创业及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周政教授以2023年前后最受欢迎的国家这一对比数据引导大家思考,中国当前面临经济挑战的内外部因素。周教授还表述,危机中机遇犹存: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正在迎头赶上,出海的机遇在于科技创新结合准确的细分市场选择。周教授满怀热情地鼓励大家聚焦“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持久驱动增长。 创新离不开对前沿技术的深刻理解。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夏利莱伉俪基金教授、创新及资讯管理学教授蒋镇辉教授发表《揭示生成式AI竞争动态:中美大语言模型比较及分析》主旨演讲,从中美生成式AI能力维度比较切入,以扎实的学术研究揭示中美大语言模型发展现状。中国有不俗的AI能力,虽仍有差距和挑战,通过不断创新亦能化挑战为机遇。 不出海,就出局 2023年,出海已声量渐起。如今2024年过半,“不出海,就出局”几乎成为当下中国企业的共识。然而,不同阶段的企业出海,该如何发力?港大经管学院副教授王砚波教授、实务副教授陈炳雄教授、极兔国际副总裁计冰昕博士、森马集团副总裁邵飞春博士、阿里云国际业务副总裁刘彬星先生,进行精彩讨论。  随后,几位企业出海实践专家围绕企业出海不同阶段的考虑、如何选择出海目的地,及如何搭建出海团队三个方面展了探讨。 极兔国际副总裁计冰昕博士认为出海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人口与劳动力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阶段、找“朋友圈”式的价值观合作阶段、以及成本无明显优势趋势下,安全输出自身价值观的第三阶段。
港大经管学院王砚波教授就出海目的地的选择,针对支付能力、法制体系、诚信、国际关系等方面展开提问。阿里云国际业务副总裁刘彬星先生认为,产品、解决方案适合区域的个性化需求是核心;森马集团副总裁邵飞春博士认为不管是东南亚还是欧美,都需要端正心态,推动全球化过程不一定需要自己做老板,合作形式应该多元化。
在组建出海团队方面,港大经管学院陈炳雄教授建议,香港在大湾区的战略定位能够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资源和网络支持。同时,陈教授强调了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在团队中引入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背景的人才,以增强团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
从想法到产品,科技创新需要拥抱“方法论”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如何推动?如何落地?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助理院长、深圳校区主任张炜教授、远毅资本创始合伙人杨瑞荣先生、艾玮得生物科技的联席CEO袁健中先生、晶泰科技研发高级总监孙广旭博士、联星生物CEO、联合创始人王健博士,以及派尔城市创始人郑城博士共同进行探讨。 艾玮得生物科技的联席CEO袁健中先生以《精益创业:从想法到产品》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详细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流程(Innovative Process of Problem-solving)。他提出:从想法到产品的各个环节都有工具和最佳实践可以参考,可以大大提升产品成功概率。
远毅资本创始合伙人杨瑞荣先生从资本的角度阐述如何捕捉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他认为,数字医疗项目成功的要素是“跨学科的科研应用创新融合+验证的推广渠道”。随后,杨总也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呼吁创业者抓住新一轮AI机遇,坚持创新,实现突破。 随后,各位嘉宾从组织的度探讨企业如何培养和打造“新”的能力。谈到企业未来创新发展,晶泰科技研发高级总监孙广旭博士表示,企业要不断提升其自动化能力,迭代算法模型、加强数据积累,生物医药行业的变革需要AI技术。联星生物CEO、联合创始人王健博士表示,在选择创业方向时,选择大于努力,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应该知道“不做什么”,知道“适时停步”更重要。派尔城市创始人郑城博士认为,除了需要磨合的“科学家情怀”,初创团队更应以客户需求为本,勇于转变商业模式,寻找高互补性的企业合作。 最后,张炜教授也为在座的同学们提问——什么样的在职MBA学生更可能成为科技公司的伙伴?艾玮得生物科技联席CEO袁健中先生提出了四个维度:好奇心、洞察力、积极互动、坚韧不拔,并强调在困难时期,越要保持极致乐观,“悲观者永远正确,而乐观者永远前行”。每家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才需求亦随之变化,人才的流动与更迭实为常态。对于个人而言,关键在于审视自身才能的契合度、与团队文化的化学反应(chemistry)、以及个人价值观与公司未来发展理念是否匹配。 湾区潮起:第二届创业创新发展论坛”嘉宾、中国侨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席主席庄守堃表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和科技创新中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出海已成趋势,但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市场、组建国际化团队,并能因地制宜地输出品牌价值。他强调,除了“走出去”,更需要“走进去”外国市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在科技创新方面,科学家创业者需结合技术与商业思维,克服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难题。他高度赞赏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在培养国际化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贡献,认为只有持续创新、勇敢面对挑战,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舞台上取得成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