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安徽讯( 记者 张彪 通讯员 王建中 ) 刘沙河,原名刘德河,安徽界首市人。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后入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现为中国当代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州书画院客座教授、原界首市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同时也是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救助农村留守儿童公益项目”的慈善爱心大使、阜阳好人。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当今传统写意花鸟画大观园里,刘沙河不失为一位有成就的花鸟画艺术家。纵观刘沙河的写意花鸟画,给人鲜明的印象是感情纯朴、率真、写真性情,在努力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的同时传达着新意,艺术语言不落俗套。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既由于他有较为扎实的造型功力,更得益于他的文化修养。刘沙河十分尊重传统,虚心学习前人的经验,但不迷信古人,有创新精神。他从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体会到,中国画创作除了普遍性和共同性规则外,个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他一直在自觉地进行个性化的探索,寻找不同于他人的艺术风格。我们从刘沙河的花鸟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在写生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拘泥于客观物象在画面上的移植,不满足于花鸟的形似,在保持来自客观物象生动性的同时,努力创造出有艺术感染力的画面。他重视中国画中“以书入画”的传统,讲究章法、结构,使画面构图饱滿、笔线洗炼,留白处恰到好处。如他的《吉祥一家》、《国色天香》、《硕果累累》等代表作中,可以看到他是一位综合素质全面的画家。我们在欣赏刘沙河的花鸟画作品时,被打动的远不是花鸟的表情,而更多的是笔墨中体现的力度和美感,感受他行笔的速度和胸中的豪情。这种发于心、壮于物,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笔墨,纵放旷达,不受拘束,富有激情,极易引起观者感情的共鸣。可以说,刘沙河的花鸟画既富有传统精神,又具有现代意识,处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交江点上。
艺术创作,归根到底是艺术家在写己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情感。因此,画家的人格修养、生活积累和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刘沙河不仅在绘画技法上刻苦钻研,同时在做人做事上为人称道。多年来,他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在“第三届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大展赛中荣获“精品奖”, 其作品《家乡记忆》入选中国美协主办2019,“大美观音山”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历史记忆》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9年第二届“美丽四平”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绽放的青春》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并被武汉博物馆永久收藏。连续入选安徽省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届美术作品大展。作品还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其中《月光》图至今仍在中国美术馆展列。除了在艺术上的成就,刘沙河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如“百万册图书捐助乡村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累计参加了近500次志愿服务活动,为公益捐赠了近百万元的书画作品。2016年,刘沙河被评为“界首好人”“阜阳好人”2017年评为安徽省“感动江淮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