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文化大观 > 文化名人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走进南国书香节,分享就业创业新范式
时间:2024/8/20 21:09:37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龚映儿

(中华新闻通讯社 广州讯) 8月20日,作为中国最大书展——2024南国书香节的压轴戏,《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新书分享会在书展举办地广州国际交易博览会琶洲会馆隆重举行。书籍作者、个人经济体系统理论创始人王万军携新书《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与到会嘉宾作了“让创业更简单——打造可复制的个人经济体”的主题分享。

南国书香节是中国最大书展,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历届都会邀请著名作者和年度重磅书籍作者在现场作交流分享。《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以对时代趋势的把握、对就业创业观念的前沿引导,而入选本届分享会内容之一。

王万军是南京大学社交商务研究中心个人经济体实验室执行主任。他研究发现,现在的社会结构正在由“封闭的单位+员工”模式向“开放的平台+个体”模式转变,生产要素的使用权越来越倾斜配置到平台上,个体可以以极低的边际成本组织社会化大生产。这成为个人成就为“个人经济体”最大的社会红利底层逻辑。王万军在分享会上,将个人经济体定义为——“数字经济时代,个体通过平台资源,通过去组织的中心化,以个人为中心,组织生产活动,创造经济价值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这种“去组织的中心化”而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经济体模式,正成为企业各界打造的方向。不过,王万军研究发现,董宇辉、李佳琦、罗振宇等这类网红型的个人经济体无法复制,但个人经济体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创业红利。他认为“时代红利不应该只属于精英创业,普通人都有平等创业的权力。”为此,他历时两年多时间,与南京大学个人经济体智库专家一道,调研了抖音、快手、三生、小米等著名企业的创业赋能体系,发现了一个普通人成为个人经济体的秘密——利用平台的创业赋能系统,提升自己,并通过复制的模式,利用规模效益成就个人经济体——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个人经济体成长模式。

11221以.jpg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作者、个人经济体理论创始人王万军分享“可复制的个人经济体”)

本次书香节上,王万军重点聚焦“平台如何赋能个人,个人如何借助平台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议题,结合具体案例,为现场读者深入浅出的剖析当下个体创业时代红利的底层逻辑,详细阐述了“数字蜂巢个人经济体赋能模型”,演化为“四大支持体系和六大赋能链路”的赋能模式。同时,他还进一步解构让企业平台及普通人如何找到“让创业更简单”的钥匙,为现场企业家、学者和读者提供了新的企业管理转型、个人就业创业指导,旨在帮助打造更多理想的个人经济体赋能平台,帮助更多人走在成为个人经济体的路上。

在当下新质生产力时代,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正在重塑经济结构与社会形态,就业、创业形势经历快速的变化。个人经济体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无疑有着深刻的意义。

本次读书分享会上,个人经济体平台代表、江苏卫视《闪光的创始人》录制嘉宾龙文海先生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展示了如何从零起步成长为成功的个人经济体。个人经济体创业导师池晓莉则以自己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何利用平台赋能体系,成就个人经济体之路的法则。王万军还与龙文海先生共同签署了个人经济体创业赋能平台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将在个人经济体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平台转型升级赋能个人就业创业的发展。

2基本面.jpg

(个人经济体系统理论创始人王万军与劲竹个人经济体赋能平台创始人龙文海先生签署合作协议,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次分享会,广东经济出版社总编辑冯常虎,广东营销学会会长杨洪,知名文化专家、周易良谋智库创始人周良,商业图书作家、温氏集团战略顾问陈亮嘴等,从不同层面解读个人经济体的成功之道。

3 遥.jpg广东经济出版社企业管理编辑室副主任刘亚平、广东省营销学会会长杨洪、知名文化学者周良、商业图书作家陈亮嘴与王万军一起探讨如何打造可复制的个人经济体)

本次活动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个人经济体概念的机会,也为创业者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和个人经济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将有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双重提升。


责任编辑:苗苗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走进南国书
2 商酒务镇:强化慢病管理质量  共
3 第22届中国(济南)新能源电动车
4 太和县马集镇:科普惠民乡村行  
5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2024年第七届
6 2024第五届紫荆花诗歌大赛入选
7 2024第五届紫荆花诗歌大赛入选
8 广州花都港头村:古村焕发新活力
9 BIRTV 2024“数据智能-
10 2024第五届紫荆花诗歌大赛入选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