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前海出席6月29日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论坛的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发言中表示,在三地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他以跨境电子支付为例指出,香港的电子钱包已经可以在内地超过3000万个商店/餐厅/景点/交通工具中广泛使用。2021至2023年,香港电子钱包在内地的总交易量和总交易金额均增加超过7倍,大湾区占其中大部分。今年5月,香港金管局和人民银行公布扩大数字人民币在香港的跨境试点,让香港居民通过香港手机号即可开立数币钱包,并通过香港“转数快”为数币钱包增值,为两地居民新增一个安全便捷的跨境支付选项。与此同时,目前香港已经有5家香港银行为38万名香港居民以见证开户的方式办理内地开户手续,加上与内地移动支付工具绑定,让香港的居民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线上线下的消费。
陈维民还表示,跨境理财通今年进入2.0阶段后,实现了额度提升、产品扩容、销售宣传优化等多方面的升级,市场反应良好。3—4月两个月内,南北向新增个人投资者3.7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划汇金额达到364亿元。未来,香港将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内其他金融中心的合作互补,强强联合,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透过大湾区服务全国的发展大局。
陈维民还透露,香港处理全球70%以上的跨境人民币支付,内地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已达到约30%的新高。广东去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8.3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在去年成为广东跨境结算货币的首位。与此同时,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支付也逐年增长,在去年达到11.7万亿元,增长25%。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支付结算中心在提升贸易结算货币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