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云和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李冰 陈雅雯)6月2日,云和湖“村景”融合促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省云和县紧水滩镇召开。会上发布了紧水滩镇云和湖畔公园乡村建设、“鱼跃龙门 金榜题名”湖上渔村民俗文化活动、仙宫景区提升计划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八百里瓯江贯境而过,孕育了紧水滩镇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和丰富多彩的船帮文化。立足镇域实际,紧水滩镇结合特色优势,以打造云和湖畔公园乡村示范带为工作目标,通过“推进一批乡村微改造精品项目,建立一套乡村风貌管控机制,培育一个乡村共富特色产业,打造一个乡村特色公共服务空间,探索一个乡村经营模式,建立一套管用的治理机制”的“六个一”建设,扮靓了公园乡村,唤醒了乡村记忆,成为了云和县公园乡村创建的“模范生”。 
目前,该镇龙门村成功创建全县第一批公园乡村示范村,石浦村入围2024年度公园乡村创建重点村。龙门村坐落于仙宫湖南岸,是云和湖水上游线的重要节点村庄,也是连接“一湖”和“一梯田”的重要枢纽。云龙公路的的顺利开通,将龙门村纳入云和县城15分钟交通圈,使其真正成为了云和的“后花园”。
走进龙门村,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除白墙黛瓦的民房、复古怀旧的老街、青春洋溢的市集外,龙门艺栈、龙门印迹乡村民俗博物馆、智木斋木艺工作室、“影”-乡村摄影工作室等特色打卡点错落其中,成了年轻人“打卡”好去处。 
“我们邀请中国美院团队编制《龙门村资源开发规划设计方案》,从近、中、远期规划村庄的开发步骤、产业培育、景观系统打造等,明确‘鱼跃龙门’的村庄主题,打造瓯江边特色渔旅、活力康养的渔文化休闲体验地的方向定位,拉开了‘一轴八片’的村庄规划框架。”云和县紧水滩镇党委书记李海芳介绍,镇里以艺术眼光精雕细琢,完成了龙门渔街整体改造,特色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一条路+一条街”沿线的脏乱差整治和节点改造提升,推进龙门乡村振兴展示馆项目(小木屋二期)建设等,让原本寂静的村庄焕发新活力。
目前,龙门村已成功挂牌成立“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实践基地”,聘请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团队担任龙门村乡村规划师,建成了景观草坪、特色渔街、“鱼跃龙门”观景平台,引进了全镇首家鱼文化主题餐厅,首家从事木版画、布艺的艺术家工作室,还谋划了龙门乡村振兴展示馆、乡村文化博物馆、特色公共服务中心等项目,让原本只出现在城市里的时尚业态,在大山脚下的小村落接连“亮相”。 
依托瓯江渔村特色资源优势,紧水滩镇推出了仙宫湖有机鱼销售、龙门码头鱼馆、隐龙门下午茶、蔷薇城堡下午茶游线等新业态,在今年“五一”节期间试运营广受欢迎,预定体验的订单供不应求。
“鱼跃龙门 金榜题名”湖上渔村民俗文化活动期间,“花式”活动同样应接不暇。2日下午的开幕式上,举行了云和湖仙宫景区-龙门湖上渔村游线首航仪式,省交通集团共富农产品定购仪式、乡村研学游文化小导游聘任仪式等,还设置了插花娘娘请神祈福仪式,云和湖龙舟表演赛、龙门渔街打卡点等传统民俗体验活动,吸引了一批批市民游客竞相涌入龙门村拍照打卡。 
与龙门村隔江而望的仙宫湖景区也将迎来“升级版”。随着梯田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4A级景区仙宫景区也将迎来一次里程碑式的扩容提升工作,实现湖城“同频发展”。
云和县农旅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存富介绍,“仙宫景区通过优化硬件设施和挖掘文化内涵,重点建设滨湖休闲乐园、水上运动基地、仙宫丛林秘境三大区域,项目分两期进行,旨在将现有单一型观光景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生态养生、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高品质休闲度假胜地。” 
“今年,紧水滩镇公园乡村将继续坚持产业培育和兴村富民相结合,创新生态共富实现路径,以乡村运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盘活资源、做活业态,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广大游客朋友感受到‘游乡村就是逛公园’的美好体验,尽情畅游、乐享时光!”浙江省云和县紧水滩镇党委书记李海芳介绍道。(文中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