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人间万象
 
安徽旅游:从太平湖到查济古村落(图)
时间:2024/4/20 16:34:53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冯赣勇

随着北大荒旅行社与北大荒知青享老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黑龙江兵团战友康养度假游进入第八天,也基本上完成了团队以齐云山为大本营驻地而进行的大半个行程,从而开始继续开启前往巢湖与合肥的新行程。

抵达太平湖景区(摄影:冯赣勇)

2024.03.23上午10:30,担任负责团队运行的新司机周仁贵师傅驾驶的大巴车驶离齐云山风景区,经过近两小时的车程顺利抵达太平湖风景区。

俯瞰太平湖码头(摄影:王珏)

太平湖也是记者于12年前的2012年9月15日,参加在芜湖奇瑞汽车公司举行的“中国汽车行业审计研究会2012年会暨信息系统审计研讨会”活动后曾经到访过地方,如今这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太平湖畔留影(摄影:孟世明)

团队下了大巴车,在李伯英与耿和平两位领队及导游程秀英的带领下来到景区码头。由于时间所限,根据行程安排,我们只是途经此处小憩,走马观花浏览一下,并没有登船游湖的行程。

湖畔雕像(摄影:冯赣勇)

大家顺着码头一侧湖畔新建的观光栈道漫游,眼前浩瀚无边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碧波万顷,湖光秀美的太平湖总面积312.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8.6平方公里的湖光美景。

湖光山色(摄影:冯赣勇)

在记者看来,太平湖旅游与千岛湖游的形式基本差不多,虽说景致不完全一样,但却各具特色,都是以乘游船湖上泛舟,之后到分散在湖上的一个个岛上去观光游览。

太平湖景区碑留影(摄影:郭三梅)

记得首游时在太平湖码头上,先是乘坐黄山松号,途中换乘碧涛号游船,在太平湖上整整游历了一个上午,先后登上八卦岛、猴魁岛、龙窑寨等三岛观景览胜,所到之处景致各异,妙趣横生,快乐多多。此行来太平湖刚好赶上一场秋雨,但雨中游太平湖也别有一番情趣。

雨中的太平湖景区(摄影:冯赣勇)

当日中午12:15,黑龙江兵团战友康养度假游团队从太平湖驶抵查济古镇,这里是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下辖村。同时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查济为查姓村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查济村口宣传版(摄影:冯赣勇)

隋朝时有宣州刺史查伟,巡视郡邑,唐武德(唐高祖李渊年号)八年在广东南岩刺史任上致仕,便举家由古丹阳徙迁于此卜居。查济唐盛,宋元稍衰,至明末清初,进入鼎盛。

走进查济村(摄影:冯赣勇)

解放后建乡分村,老查村分为查村、济阳、富春三村。许溪以南为济阳村、以北为查村,石溪之阴为富春村。

查济村头留影(摄影:郭三梅)

中午12:30,团队抵达查济古村落景区后,先在村口的风翥堂土菜馆用过午餐,之后开始顺着村中的许溪水进入村中游览。

风翥堂土菜馆(摄影:冯赣勇)

对于查济古村落,古诗曾云:“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大量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坐落于流水潺潺的查济河两岸,绵延10里,这里小桥流水,岸边人家,祠堂肃穆,凉亭飘逸,古老的村屋无不诉说着查济的过往。

查济村网红打卡牌(摄影:王珏)

漫游在村中许溪之畔行走,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知什么原因,让我想起了婺源的李坑。特别是村内的一栋栋徽派的民居建筑,宅院沿溪而建,粉墙黛瓦、参差错落;其间也夹杂着不少明清古居宅院。

古村溪水贯通(摄影:冯赣勇)

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四门三塔的钟秀门、平岭门、石门、巴山门;如松塔、青山塔、巴山塔等景点古朴典雅,尽在其中。

查济村留影(摄影:冯赣勇)

有评论说:在众多皖南古镇古村落景区中,查济古镇一直比较低调,每一座古建都难得地保持了较为原始的风貌,这里商业化程度也比较低,除了以上景点,旭阳堂、许溪街、 瑞道街、皖南查济艺术博物馆等都各有特色,很值得看一看。

财神桥(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顺着溪畔小径,先后经过了村内的桃花潭查济财神桥、宝公祠,再从广源楼处拐弯右行经过走马楼、天申桥、红楼桥、洪公祠等景点,而每个景点都有着不同的出处与故事。

财神桥门楼(摄影:冯赣勇)

作为进查济村第一桥的财神桥位于宝公祠门右前方,查济人又称内东门桥。始建于明中期,为平拱石桥,拱长约10米,宽约5米,横架在许溪之上。桥上建有照壁墙,照壁墙前面建有土地庙,并设有石质香炉。溯水而上,桥右边有棵杏树,偌大的树冠覆盖了半个桥面,与古色古香的桥相得益彰。

宝公祠(摄影:冯赣勇)

走过财神桥不远就是一座古朴的宅院名为宝公祠,又名敦素堂,是查济保存最大的祠堂。位于许溪河下游要道,是沿河逆流观景的第一处景点。建于明洪熙年间(公元1425年),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燹,清同治年间重建,建筑面积1737平方米。其外表乍看普普通通,但走进祠内,方知其建筑气度不凡。

走进宝公祠(摄影:冯赣勇)

宝公祠正立面凹形大门,两侧花砖贴面。大厅每根柱下的石柱础雕刻特别精美,且直径接近1米,为皖南古民居罕见的大柱础。穿过大厅屏封是对称的左右水池,池中间有石板修筑的精致石拱桥,临水和桥两侧设有栏杆。

古村中一角(摄影:冯赣勇)

三进寝楼设有美人靠,寝楼两厢设有阁楼,阁楼飞檐翘角。整体建筑构思完整精巧,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国家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考察后不禁赞叹:“这祠堂柱础之大,梁坊雕刻之精,可以和故宫媲美。”

古建阁楼木雕龙(摄影:冯赣勇)

查济村可谓一桥一故事,例如位于许溪河中游最繁华的一段河面上的天申桥,这是一平宽拱桥,桥长约10米,宽亦10米,因此桥面呈正方形。如果在桥下面往上看,你会发现,天申桥中间相隔几寸,实际为两座桥。因为桥面连成一体,故而被人们称为“双桥合璧”。

天申桥(摄影:冯赣勇)

天申桥背后就有着鲜为人知的孝道故事:相传明崇祯年间,许溪北岸有对兄弟俩,分家后并排而居,共同奉养老母亲。因母亲年事已高,绕道过河极为不便,分别在家门口建了石桥,表达孝心。

走马楼美人靠(摄影:冯赣勇)

母亲见此,悲喜交加,将兄弟俩叫到屋中,告诫二人:“不要各自逞强,和睦相处,才能共兴家业”。后来,两桥间的空隙被填补,双桥变成如今的宽敞模样,永远驻守着中华民族孝道、和睦的传统美德。

红楼桥(摄影:冯赣勇)

过了天申桥不远来到位于村中高处的红楼桥。此桥也很有说法。查济桥多、巷子多、老房子多,小河多势必小桥多,桥高的数十米,矮的刚脱水面,短者尺许,长者数丈,平桥、拱桥、洞桥风格各异,各具特色。而有一座桥是不得不提的就是红楼桥,过去曾有许多影视剧在此处取景拍摄。

从红楼桥上俯瞰(摄影:冯赣勇)

这座桥应属洞桥,桥面是平顶的,桥洞是半圆的穹形,桥上有青藤柳枝垂下桥洞,有的已近水面,站在桥的南侧从下往上看,青山如黛,桥似弯月,柳枝轻拂,边上一池碧水,波光鳞鳞,倒影袅袅,常有洗衣村妇挥动棒槌“嘭嘭”有声,让人为之心醉神迷。而从桥上俯瞰,古村美景更是一览无余。

红楼桥下留影(摄影:冯赣勇)

据说查济村原有108座桥,虽不复有往日风采,却仍存有红楼、天中、灵芝等15座小石桥,这座建于明代的红楼桥是查济最富特色的桥梁,为拱形石桥,长8米,宽5米,拱高10米,早时在此桥上曾有一个小红楼,一些文人雅士常常来饮酒、品茶。

洪公祠(摄影:冯赣勇)

过了红楼桥下桥又是一座始建于明的洪公祠,不过现在的建筑为清代初期。位于许溪河红楼桥畔,坐南朝北,建筑面积835平方米,为纪念中兴五世祖查洪源而建。该建筑分前、中、后三进,该建筑的三进可谓匠心独运,高度体现了先人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查济村古建筑利用地形的典范。

徜徉在查济古村(摄影:冯赣勇)

查济古村中可观赏的实在不少,像查济古村中的二甲祠、德公厅屋、走马楼、爱日堂等众多景点都很值得一观,可惜由于时间所限,未能一一观赏,好的是留点遗憾,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来。

拍下古村美景(摄影:冯赣勇)

曾看到网上一段文字对查济古村的评价很到位:这里不同于乌镇的热闹繁华,不似丽江的绚丽浪漫,但她却保留着原始与质朴,小桥流水人家与白墙黑瓦的徽式建筑交相辉映,如今这里的祠堂、名人故事依旧在坊间流传。

村中古树(摄影:冯赣勇)

每个岁月斑驳的深宅大院,都似乎是一段历史的浓缩,在这个如世外桃源之地静静地诉说世代繁兴的家族历程。来查济体验一下岁月悠长的时光与惬意闲适的乡村慢生活,一定会让你留下一段流连忘返的美好记忆。(图文:冯赣勇)


责任编辑:米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安徽旅游:从太平湖到查济古村落(
2 第135届广交会一期采购商来了超
3 李强总理巡馆第135届中国进出口
4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今年9月开学
5 第24届澳门家俬建材博览SELL
6 没毕业已被“预定”!广州城建职业
7 文冲小学组织研学实践 医辅队员化
8 河南平争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实践锻
9 安邦护卫:以爱心公益活动感恩社会
10 周口店遗址专题展览亮相第五届国家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