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庄:唤醒民俗文化......
陈晓斌/文
龙腾霄汉行好运,龙步震开盛世春。2月15日下午1点半,一场关于恢复“木吒灯会”传统民俗座谈会在江苏省宜兴市徐舍镇芳庄历史文化研究会(拟)举行,近20位热心村民参加了本次活动。
芳庄世享堂吴氏始祖为唐朝吴兢,其后裔从河南一带迁移至此,也把中原一带的传统民俗带到了南方。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至八月十七日晚上,当地人都要抬着木吒神像出会,村民们敲锣打鼓,提着各式各样的灯,跟着游行队伍到1000米外的福田庵去“接木吒”。据地方文化研究者李占均介绍,接木吒、放灯原带有古代农耕文化中消灭蝗虫、五谷丰登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人丁兴旺、家运昌盛的诉求。
木吒灯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偃旗息鼓,当年的参与者有的作古,有的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古稀老人吴杏根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些蜡烛、旗子和竹制灯笼,这是当年他父亲为想生一个孙子而接木吒特地制作的。耄耋老人吴春才拄着拐来到现场,声音洪亮:“木吒灯会一年举办一次,先到东庵庙,再到后埠头,经相思弯到王家弯......”不少在场村民还清晰地回忆出当年老辈们接木吒时那种虔诚的神情,还清晰地记得第二天早上人们把木吒老爷的画轴子小心地装入竹筒里,放到阁楼上保存起来的情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恢复“木吒灯会”传统民俗是一个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芳庄吴氏世享堂宗祠管理委员会会长吴荣根、常务副会长吴燕军则分别从人员安排、经费保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方面作了部署。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围绕挖掘与弘扬传统文化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形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要恢复木吒灯会必须遵循传统不能改、性质不能变、创新不止步的三原则。
本次座谈会由云泾书友会和芳庄吴氏世享堂宗祠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自去年3月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以来,芳庄村村居面貌日新月异,村民们在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活态传承、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的意识逐步被唤醒并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