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旗帜小记者走进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
时间:2023/12/26 10:06:33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倪琳琳 刘晓伟

中华时报北京讯:近日,旗帜小记者受邀走进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

09430256604048625_5.png

参与活动旗帜小记者从左至右:张桓语、袁羽桐、郭乙锐、祖赟熹、李金臻、周奕君

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外大街64号,是按照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打造“博物馆之城”总体定位,在金隅集团“四个发展”战略引领下,为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提升品牌影响力,改造升级而成的集“京作”非遗文化体验、老字号京味特色展示、文创办公、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创意园区。

09431766039171700_5.png

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田兆桐热情的接待了小记者一行,并亲自为旗帜小记者讲述了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09432966764545948_5.png

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2021年11月落成开放,馆内面积1000平米,采取多媒体展项创意与简易艺术装置创作等形式,引入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集中展现了龙顺成从创立至今160年传承发展的过程以及对传统家具制作的贡献。

09435269884771837_5.png

讲述了龙顺成的历史,据侯式享所著《北京老字号》记载,可追溯到公元1862年(清同治元年)。创始人王永顺,清宫造办处匠师,1862年在东晓市大街鲁班馆附近创办了字号为“龙顺”的木工作坊。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吴姓和傅姓两家入股,更名为“龙顺成”桌椅铺。

09440367099939123_5.png

讲述了龙顺成传统古典家具行业中唯一一家国有企业、 家具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单位家具行业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

09442122629969242_5.png

讲述了中国传统榫卯技艺,旗帜小记者纷纷亲手在多媒体上进行组装,几位小记者还得到了荣誉证书。

09443319646107641_5.png

旗帜小记者还得到了“孔明锁”作为礼物,还学会了龙顺成京作七十二字诀:皇家气派 源自宫廷、广苏两作 汇聚京神、不计工本 法度严格、穿销挂榫 满彻无钉、一木连做 水磨烫蜡、金玉镶嵌 浮雕线脚、造型典雅 比例黄金、传奇榫卯 百年牢固、京作龙韵 唯有顺成。

0946210219115605_5.png

此次活动中,旗帜小记者们表现出对京作非遗的兴趣。他们积极提问,饶有兴趣动手探索榫卯技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田兆桐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不仅展示了自己对榫卯技艺的好奇,了解京作非遗后叹为观止。

09503590478596064_5.png

据介绍,旗帜小记者品牌由北京记录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运营,以“小记者 大风范 弘正义 扬友善”为核心,“党建引领,旗帜飘扬”为宗旨,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坐拥百家媒体;官方发布、私域流量、专属定制服务;注册品牌、党建引领、记录少年足迹;权威机构、强强联合、彰显独特魅力,将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开展招募工作。

从左至右:田兆桐、张桓语、郭乙锐、李金臻、祖赟熹、袁羽桐、梁佳辰、杜海义

旗帜小记者创始人杜海义表示,本次旗帜小记者能够走进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不但开拓了旗帜小记者的眼界,更让小记者们了解京作非遗博大精深的技艺,能亲手体验木工手艺,寓教于乐中探求先人的智慧,惊叹于古人榫卯智慧,启迪小记者们对传统手艺的热爱,小记者纷纷表示要记录下这“精彩的一课”。(图文:陈薪燃、刘晓伟 小记者:张桓语、郭乙锐)

 

 


责任编辑:路漫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中华诗词:容嘉鹏《七律•伟人毛泽
2 中华诗词:容炜俊《七律•缅怀毛泽
3 浙江台州:鹏程万里行城市巡礼 助
4 中华诗苑:大然《日出东方》
5 旗帜小记者走进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
6 中华诗苑:柳盛先《冬至景观》
7 中华诗苑:山翁《七绝•冠寰中》外
8 圣都整装千人答谢宴成功举行,沙宝
9 天津:拖挂车起火危急时刻  两名
10 贵州从江:开展“冬送温暖”捐赠活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