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海南黎族医药保护与传承研究思考
时间:2023/11/15 5:30:22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容炜俊 容嘉鹏

海南黎族医药保护与传承研究思考

海南省民族研究所 容炜俊 郝文中

摘要:黎药是海南黎族使用的民间药物,黎族人民依靠聚居地区丰富的药材资源探索各种疾病的防治,千百年来已形成了黎族特色的医药文化。黎药属于中药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主要从海南黎药的资源分布、民间和临床使用、研发现状,以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享和探讨,并提出海南黎药的研发建议和安全性评价对策。

关键词:黎族;医药;研发

引言

黎族医药,是黎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宝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宝贵的黎族医药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亟待抢救发掘传承和创新发展。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黎族医药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医药理论,有着本民族医药特有的基础理论、诊断方法、疾病理论、治疗方法和药物理论。

海南黎药.jpg

▲海南黎药。记者容嘉鹏/供图

一、黎族医药的发展史、特点及其重要性

中国黎族是海南岛的原居民族。根据海南历史的考古资料,黎族的先人们早在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来到了这座海岛,在这个雨林密布的热带孤岛上繁衍生息,演绎着人类社会进化的历程。

黎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本民族没有在对于医术和医药方面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但查考所有相关黎族文化、习俗、医药方面的考察资料,无不记载着黎族的崇神信仰,祖先崇拜。鸡卜、杀牲求神治病等等:黎族家中如有人生病,即请巫师到家中杀鸡、杀猪、杀牛祭神救治,有人以此做出黎族是崇神医学模式的结论。黎族人民聚集的地区,被历代的封建统治者视为“瘴疠之乡”,西医与传教士也视为畏途,不敢前往。至1936年前后,中国国民政府一度有开发海南的计划,这些计划最终未能付诸实现。在《文昌县清澜商会主席翁冠干对开发琼崖条陈意见书(1936年11月20日)》中有这样一段陈述:“黎境山岭崎岖,树木蓊翳,少见阳光,气候多雨,谚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即指此也,地多阴雨,则毒疠之气业聚,病菌潜滋……”然而,黎族人民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中成功地生活了2万年。并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健康、最长寿的群体之一,堪称神奇。这个神奇之根本源于这个民族在恶劣的环境下为谋求生存而与环境、疾病进行抗争的历程中沉淀下来的独特文明——黎族医药。

海南岛是黎族土著民最早的聚居地,世代居住在海南中部地区的黎族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和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反复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黎族医药”。黎族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民族,黎族医药是黎族人民在生存、繁衍、生产、生活中医治伤痛、疾病的历史传承,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黎族独自创造出的有别于其他各民族医药而独立存在的医药体系。黎族还是一个非常善于识别和利用天然植物药物的民族,对草药形态、性能、性味、功效、采集、加工及分类有非常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毒蛇咬伤、接骨、跌打损伤、中毒、风湿、胃痛、疟疾、风痧症、瘴气、疑难杂症等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黎族医者独特的医术和神奇的功效,在民间深入人心,就连汉区一些疑难杂症患者,也慕名到山里求医问药。

黎族医药不以靶向攻击性手段为模式,而是巧妙地启动人体体内医院系统,激发人体的自愈功能,用实现自愈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黎族医药蕴含着可治愈所有非先天性疾病的潜质。

黎族医药是黎族人民长期以来同疾病作斗争积累下来的宝贵的医学经验和智慧结晶,是黎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黎族医药作为传统中医药的一种,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中国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的医药特色,是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黎族医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千百年来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至今仍在治疗慢性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黎族医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的特色。

五指山、保亭、琼中、白沙等属热带雨林,这些地方植物资源种类众多,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在过去缺医少药的环境下,黎族同胞依赖于草药解除病痛。据载传统的黎族医药有3000多种,其中植物药有500多种,动物药200多种,矿物药100多种;在黎族人民聚居地区,天然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许多随处可见的普普通通的植物,都是可入药的珍贵药材。黎族医药处方简朴精炼、安全性高。许多黎族行医者生活工作在五指山和海南其他地区及周边省(地区),为各族患者解除病痛。槟榔、益智、砂仁和巴戟天等著名“四大南药”,海南产量占全国90%以上。

早在宋元时期,黎族民间对草药的形态、功效、性味、采集、加工及分类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接骨、中药疟疾、风沙症、瘴气杂病等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现今在黎族地区山寨村落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黎族民间草药认为,草药的性、味、效源于土、水、火、气四行。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水为药物生长之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气为药物生长运行之动力。水土偏盛,药物味为甘;火土偏贱,药物味酸;土气偏贱,药物味涩。一般的黎族群众都知道,在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生长的草药,它性能是燥热的,生长在阴凉地区的草药,其性能是寒凉的。在诊断方面,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一些植物、动物的药用功效有一定的认识,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掌握了一些治疗病症的方法和技术,对一些常见的内科、外科等疾病进行诊断、防治和治疗等,黎族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医疗经验。通过正确的诊断来确定病位、病因,是黎族医治病痛的重要手段之一。诊断时,主要观测和检查4种感觉器官(眼、鼻、耳、舌),4种感受(形、声、触、味),5种气味(痰、吐物、泻物、小便、血)。这些观测和检查,是以望诊、闻诊、问诊、脉诊这4种诊断方法来进行。其中以面部望诊、目诊、腹诊、舌诊、耳诊、甲诊、手诊、指诊等较为常用,诊断原则是内外、上下、前后结合来诊,全面诊查,审因辨症,然后综合分析,突出重点,专症专方,因而疗效较好。“黎族民间草药诊断突出的特点是简单、独特、快速、实用。一些人在学药的同时学会了诊。黎族民间行医者中没有单独的药师、护师,而是将药、医、护融为一体。在药剂方面,黎族民间草药大体分为汤剂、药酒、粉剂、浓缩剂、捣烂剂等五种。”这篇序言应是目前见到的关于黎族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较为全面的论述。

《黎族民俗疗法》(黄春荣著)。作者指出,黎族民间民俗疗法是黎族人民在几千年来生存繁衍、同疾病做顽强不懈斗争中尝草识药积累的宝贵经验,其特点以草药为主,民间称为“草医”。多采用草药的根、茎叶、果直接入药。书中对黎药的制作分为切制法、磨捣法、炒制法、泡制法、煨制法、灸制法、露制法、漂制法等8种。黎族民间从事黎医的人,多为自采自用,自己加工配制草药。黎医的传统常用药,可分为海南五指山地区产的常用药和外地传入黎族地区的常用药。

二、黎族医药的现状

海南医学院高度重视黎医药这一独具热带特色的民族医药学科,建立了黎族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为发展黎医药事业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老黎医越来越少,药用植物资源流失严重,黎族医药传承面临危机。民族医药文化开发利用程度不高。黎族医药技术(药方剂)只是口口相传,没有形成文字表述的系统黎药理论体系,加上黎药通常在本民族内部使用,外人知之甚少。黎族医药文化都保存在黎族老人的记忆里。随着第一时间推移,经验丰富的老黎医越来越少,传承面临重大危机,导致许多黎族医药技术(药方剂)失传。因此,黎族医药的发掘、抢救、保护、整理、保存、研究、传承、发扬光大刻不容缓。

此外,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开发速度加快,以前常见的黎药越来越少,像沉香、降香、黄檀等名贵药材,更是千金难求;而海南作为我国药用植物种类和民族民间医药文化至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面临着药用植物资源流失严重,民族医药文化开发利用程度极低的困境。

三、传承发展黎族医药举措

1、落实国家大健康战略。为了落实国家全民大健康战略,实现人人健康,预防疾病,未病先防。必须从现在做起,千方百计发挥五指山等地区独特优势,挖掘、传承、保护、发扬黎族医药,助力全民健康,使其成为惠及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健康。

2、多方合力抢救保护黎医药培养更多黎医药人才。发现和培养一个黎族医生,挽救一个项目,或许就是保护了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件瑰宝。弱势项目的发展只有创造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其走向灭绝。

2020年10月17日,中国民族医药协会黎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海南医学院黎医药保护工程启动大会在海南医学院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国民族医药协会黎医药分会黎医药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同时启动对黎医药的抢救、挖掘、保护工作,促进黎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黎药产业化的发展。

当前种种问题的严峻性,已引起了政府、社会组织及各方人士的高度重视,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好黎族医药资源,已迫在眉睫。

当务之急要抓紧做好黎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方法的抢救性挖掘、收集、整理,推动黎医药理论整理与总结。要积极开展黎医药健康文化宣传,推广普及黎族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黎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要指导行业内人员积极申报黎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强黎族医药特色的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保护好传承好黎族医药。

从发掘整理入手,充分调动现有黎族民间医药人员的积极性,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吸收一部分懂得植物学、动物学、现代医学、现代药学的科技人员参与对海南黎族医药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家底,做出总结。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海南黎族地区发掘整理和充分利用民间医药的工业规划和地方性医药卫生法规,提出保护和发展立足医药的措施。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联合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写黎族医药教材,通过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继续医学教育、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黎族医药人才。要发挥黎族医药分会权威专家力量,积极指导、开展黎族医药师承工作,指导在职在岗中医药、西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黎族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指导黎族医药人员参加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培训工作,不拘一格扩大黎族医药人才队伍。

3、加大黎药新产品研发 打造海南创新黎药品牌。传承黎族医药文化,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是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国家大健康的政策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医药的支持政策,创造条件对黎药产业化加以引导与扶持。

二是依靠各类中医药大学科研队伍及其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的科技支撑,支持海南地方众多医学科研机构,加大对黎族医药的研究,建立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研究成果信息共用共享;中国民族医药协会黎医药分会应充分发挥海南医学院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优势,联合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和健康管理机构,团结学术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专家、中医药学者、民间黎医药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等各方黎族医药力量,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特殊作用,促进黎族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三是从科研入手,对黎族医药中突出的医疗经验,医疗技术,有效方药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医药企业应加速开发种植资源,加大黎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实现黎药产业化发展。

四是民间组织人士也要自发地加入保护珍贵黎族医药文化资源的行动中来,为黎族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五是黎族医药各级组织要协助各级政府制定黎族医药行业规程和标准,推动黎医药正式列入相应的首选药物中。

六是海南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黎药药材种植的科学指导,建立黎药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生产基地。

七是要开展黎药传统方药研究,努力开发医疗机构制剂,积极开展黎药新药研发,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的海南创新黎药品牌。

八是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运用黎族祖传秘方,培育壮大一批具有黎药特色的保健品产业,如:保健饮品、保健食品、保健养生酒水等。发展经济,致富百姓,造福人类。

4、加强组织建设,保障黎族医药健康发展。政府部门要整合各方力量,千方百计发展黎族医药事业,促进黎族医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发展黎族医药会员单位,成立黎族医药研究院(所)及企业性质的单位(公司)。研究院(所)构成:

(1)研究院组织结构:技术部、编纂部、医疗部、养生部、资源部、组织部、宣传部、业务研究部、业务培训部、业务发展(交流)部等。

(2)研究院各级、各部门领导、黎族医药单位(工作者)68个(名),各部门工作人员若干。根据工作发展需要和需求,随时增扩人才队伍。

(3)成立研究院的条件与优势:

一是五指山独特的丰富的黎族药材资源;

二是五指山众多黎族医者及黎族医药发展有识之士;

三是国家大健康的政策支持;

四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队伍及其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的科技支撑;

五是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及发展少数民族医药的支持扶持政策等。

(4)研究院的宗旨就是要团结和带领黎族医药会员单位和会员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健康养生产品,惠及百姓,创造收益,实现良性发展。

(5)研究院主要工作任务是:一是搜集、整理、印刷黎族医药方剂;二是开办黎族医药培训班,传授黎族医药技术,培养黎族医药人才;三是召开黎族医药交流研讨会;四是举办黎族医药成果展览会;五是建设黎族药材种植园;六是开设黎药养生堂、黎医诊所;七是开设黎药食疗馆;八是建设黎草药、养生保健酒、保健饮品、保健食品等生产车间;九是建设黎药材博物馆;十是采集、研究、加工制作和销售黎族药剂;十一是黎族医药成果的编纂、数据库建设等;十二是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鼓励、支持黎族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十三是加强与传统中医、中药的合作;十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6)研究院可安置就业人员50人左右,拉动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防病治病,维护人民健康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黎族医药作为独特的资源,具有原创优势,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是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全面、系统、完整和深入地研究、总结和利用黎族医药,打开黎族医药宝库,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综合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我们相信,在国家大健康产业政策的引领下,在海南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鼎力支持下,我们团结和带领广大黎医及黎医药发展有识之士,戮力同心,艰苦创业,务实创新,一定会把黎族医药这个中华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全民大健康战略的实施,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健康中国,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浅谈海南黎药发展现状与安全性评价对策[J].2019.

[2]海南南药黎药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J].2021.

[3]关于黎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J].2023.



网络——中华时报标志.jpg



责任编辑:荣耀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唐曼清 :被东瀛学者称为王羲之再
2 山东沂源历山街道召开“警网融合”
3 江西中医药高专:新图书馆开馆,迎
4 山东沂源南鲁山镇流水村第一团支部
5 【理润石桥】先锋齐炼---山东沂
6 规划先行 蓝图在路上-省派第一书
7 河南虞城县:健康义诊下基层 志愿
8 安徽省利辛县王市镇开展宗教政策法
9 湖南举行“最美巾帼奋斗者”报告会
10 安徽利辛县王市镇:缅怀革命先烈 
版权所有@中华时报传媒集团(香港)&中华新闻通讯社所有 咨询邮箱: nsj168@yeah.net